面對糧食短缺的危機,有新創公司(Startup)選擇向餐桌稀客昆蟲入手,嘗試將蘊含豐富蛋白質的昆蟲帶入主流飲食之列。新創公司Bitty Food大膽將蟋蟀磨粉、開漿,再放入焗爐烘焙成曲奇,賣相跟一般曲奇無分別,但蛋白質卻高得多。由於昆蟲始終處於食物鏈的低層,故部分素食人士都願意食用。

哈佛大學研發的機械蜂。

Bitty Food將蟋蟀磨粉開漿烘焙成曲奇(圖)。

蟋蟀

另一邊廂,食物科研正影響農業。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孟山都(Monsanto)是農業科技的龍頭,利用科技改造基因創出「完美」種子,連一粒椒要幾辣都可以控制。不說不知,原來小小的蜜蜂每年對美國農業的貢獻達150億美元,但當地正面臨蜜蜂減少的危機;於是哈佛大學研發機械蜜蜂RoboBee,預計最快可在10年後幫忙真蜜蜂傳播農作物花粉。

NASA研3D太空食物

想「唔種都有得食」?近年流行的3D打印技術已延伸至打印食物,只須配備不同食材的「墨水匣」,糖果、意大利粉,甚至鵝肝都可打印出來,難怪連美國太空總署(NASA)都斥資委託3D列印公司研發太空人的食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