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喜華等一些人被稱為「左膠」,是因為他們自以為在扶助弱者,幫助大陸來港新移民,替新移民爭取和原香港人一樣的福利,認為這是平等公義的體現。香港府衙也有一些官員覺得,新移民全都經過朝廷洗腦教育,擁有親建制的價值觀,在政治爭拗中可以大派用場,因此樂於在反歧視法修例上配合。在左膠努力下,新移民在無居港七年限制得享綜援外,也要無七年限制申請公屋。

很多人以為,只有本土激進派才強調新移民和原港人的差別,其實,早在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已有論者直率地指出:「國內優才、專才來港數目遠不及那些缺乏生產力甚至是社會負累的新移民,這些人在一段長時間內對香港社會和經濟只有負面影響。這種移民流向令整個公民社會素質下降,香港偽鈔、贋品、盜竊、扑頭與刑事毀壞,確是有年來更盛的趨勢。這是令久居香港的市民十分氣餒的倒退。」相對素質下降另一方面原因,論者認為是「優質」外國人樂於來港工作、定居的已愈來愈少。

我擔心,反歧視法修訂後,這種言論會不會和法例有所牴觸?但這豈不是何喜華們之外,大多數原港人的共同心聲。世上文明國家對新移民多有福利限制,如果沒有,是對原居民的不公平。何喜華自稱在街上常遭指罵,完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