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發展至今已成強弩之末、困獸之鬥,如果走到街頭訪問市民,問他們是否贊成以堵路方式作持久抗爭,我相信反對的比率約有七成多,贊成的一成多,無意見者亦一成多。

但政府為何仍不清場?因為學乖了,學得敢於在亂局中靜待契機。以往筆者常掛口邊的話是:「鬧就讓他鬧吧,天是塌不下來的。」大亂後才有大治。「九二八」運動爆發當日,政府就是走錯棋,不敢讓它小鬧,結果造成大鬧。其實,一個要發燒的人,就應由他高燒一段時間,發過後自然就會退燒,沒甚麼大不了。如今政府的決策者進步了,不會再急於求成。

短期內如要清場,除非出現悲劇,政府或許就是在靜待機會。假如不幸在佔領區內發生火警,因為道路阻塞導致延誤救援,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那便是政府清場的契機;又或者有反佔領者因不勝其擾,以致精神受創,決定以自尋短見的方式表示抗議,民意也會進一步逆轉。當然,若要以犧牲無辜性命的方式去讓運動完結,未免太過可悲,這也是佔領者應深自反省的問題。因為長此下去,難保意外不發生,到時民心更會向執法一方靠攏,反對派偷雞不到還要傷及人命,試問他們又於心何忍?

此外,中國人的特色是喜歡窩裏鬥,事久便容易生變。雖然雨傘運動的領導者各有理想,但畢竟是一群烏合之眾,政府決策層便大可坐待佔領者出現內訌。如今退休主教陳日君似已表明與廣場中人其道不同;佔中三子又已復工,意味日漸淡出;學聯一方提出讓立法會議員辭職重選,泛民主派議員又頗有異議。反對派顯然已漸生嫌隙,時間拖得愈長,對政府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