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為增加骨灰龕位的供應,計劃將擬建的屯門曾咀煤灰湖骨灰安置所的龕位數目,由原先設計的十一萬個大幅上調至十六萬個,興建一座八層連行政設施的骨灰安置所大樓和紀念花園,並在選址南端建造一個公共交通上落區,疏導掃墓人潮,骨灰安置所可望在二○一八年落成。據了解,部分屯門區議員雖然原則上不反對加位,但要求當局增加交通配套設施疏導人潮,才會支持。

曾咀骨灰安置所設置圖

骨灰安置所樓高八層,大堂、行政設施和機電設備位於地下,而龕位則設一至七樓。外觀會以植物及樹木作屏障,與周遭環境及景物融合,減低建築物可能對外界引致的視覺及心理影響。選址北端臨海位置則建造紀念花園,會盡量保留向海景觀,為使用撒灰服務人士提供開揚舒適的環境。工程計劃亦會引入環保特色的設計,例如供灌溉用的雨水循環系統等,符合環保原則。

道路可應付交通流量

當局去年就增加骨灰龕位數目進行了交通影響評估,推算十六萬個骨灰龕位數目全數配售後,清明節正日全日會有約七萬五千人前往曾咀掃墓,顧問建議在春秋二祭期間禁止私家車駛進骨灰龕安置所,並增加一條特別穿梭巴士線,疏導人潮,而現有道路網絡足以應付交通流量。

當局計劃明年中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並於明年底展開工程,骨灰安置所可望在二○一八年落成,而整項工程即連同紀念花園等其他項目可於一九年完工。當局今日會聽取屯門區議會對骨灰安置所設施及相關設計的意見。

屯門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委員陳雲生表示,交運會部分委員經初步討論原則上不反對擴建骨灰龕數目,但仍擔心交通能否負荷大批掃墓人潮,故經商議後會向規劃屯門工作小組主席劉皇發提出多項建議,要求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承諾改善交通,包括要求政府開通龍鼓灘至稔灣路;在春秋二祭增設水路由荃灣或屯門接載掃墓人士到曾咀;並在屯門巿中心增加公共交通設施,長遠考慮將輕鐵路線伸延至龍鼓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