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呢個案例可以強拍成功,對將來小業主好大影響。」

楊丁賢堅持以半人手半機器方法製麵,確保品質。

居住馬鞍山的李先生遠道而來買麵。

深水埗銀基樓現時只餘下麵廠地舖仍未被收購。

二哥楊宜興(右)與三弟楊丁賢合力守護家業。

老字號「兩發麵廠」近日因被申請強拍,再度成為新聞主角。三十八年前,「兩發」由油麻地廣東道舊舖,遷到深水埗基隆街銀基樓。四年前一度逃過強拍,但近日發展商捲土重來,走法律罅將單位業權合併,以達致強拍要求,令「兩發」再度面臨結業危機。原來這間有半世紀歷史的麵廠,已不止一次經歷收購迫遷。上一代,選擇向現實低頭,無奈遷出;接手的第二代,不願向大財團屈服,希望盡一切努力改變命運。「兩發」正好展示了時代巨輪下,小店掙扎求存的故事。

麵廠創辦人楊和文已經讓位,現由三名兒子,大哥楊丁容、二哥楊宜興和三弟楊丁賢接棒打江山。談及當年創立麵廠,楊宜興透露父親原來不懂製麵,成為麵廠老闆純粹是機緣巧合,「阿爸以前幫麵廠送貨,咁啱間廠個老闆話唔做,佢就同朋友夾份頂咗間舖。不過佢唔識整麵,所以請啲師傅嚟整,佢就負責做管理。」於是楊家就在廣東道繼續租用八百平方呎舖位,開始製麵生意。

不過正當麵廠漸上軌道,卻於七六年因為大廈被收購,首次面對迫遷危機,「當年舊舖業主話要收番成棟樓發展,如果我哋想繼續做就要買晒成棟大廈,但我哋冇咁多錢。」幸好麵廠最後有驚無險,於銀基樓現舖「落腳」。原來當年銀基樓剛落成,由於位置接近街市,楊家認為很適合賣麵。「當時阿爸堅持只有買舖先唔會再被迫遷,最終以五十萬元將舖位買下。」

當時舖位是製麵及批發集於一身的家庭式工廠,「因為間舖好深,所以我哋製麵工場就喺舖頭後面。以前每日開工至少十個鐘,除咗整麵仲要送貨,真係好辛苦。」後來他們將工場搬到荃灣,深水埗舖才轉為主力做門市生意。

年屆九十四歲的父親楊和文雖然已經退休,但仍時刻心繫麵廠,最大心願是希望家業能夠一直經營下去。麵廠再度面臨強拍厄運,兄弟三人只能盡最大努力守住父親畢生心血,楊宜興無奈地說:「我哋依家唔敢講畀佢老人家知畀人強拍,希望強拍唔成功,我哋就可以繼續做落去!」除了不想令父親失望,楊宜興坦言,雖然製麵行業面臨式微,但自己一樣樂在其中,希望堅守這盤生意。

靠品質留住老顧客

原來麵廠高峰期曾經一日可以生產出近三千斤麵,現時已回落至七百多斤,楊宜興慨嘆時下麵品競爭大,加上食物種類多元化,令市民對麵的需求減少。雖然如此,他們仍然堅持絕不將貨就價,並採用半人手半機器方法製麵,務求用品質留住顧客。採訪當日,不少已經搬離深水埗的老顧客遠道而來買麵,他們都大嘆若麵廠結業會十分可惜,足見老舖所賣的不只是麵的鮮味,更包含暖烘烘的人情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