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壓力一籮籮,在港結婚壓力大,若是奉子成婚,更易令準爸媽壓力爆煲。上月十日內發生三宗未婚父母走上絕路的悲劇。記者進行問卷調查,七成準新人表示經濟和雙方家長成頭號壓力來源,不少人更在婚前感到焦慮,惟尋求婚前輔導的人少之又少。兩位奉子成婚的準新娘訴說壓力來源,有人憂心經濟和婆媳關係而離家出走;有人與未婚夫感情轉差,卻死忍爛忍為等一紙婚書;然而她們同樣有苦無路訴。近年奉子成婚個案愈來愈多,關注組織批評政府未為未婚父母作出針對性支援,立法會議員亦認為政府支援未到位。

不少年輕未婚媽媽面對巨大壓力,導致情緒崩潰。(設計圖片)

網上訴苦
網上討論區不時出現有未婚媽媽網民呻生活辛苦,後悔當初將骨肉誕下。

張國柱認為針對家庭問題的服務欠缺一站式支援,建議部門間提高機動性。

家庭生活有不少挑戰,需要夫婦二人一同克服。(資料圖片)

年輕人點睇
譚小姐(大專生):我唔太贊成未婚懷孕,未必有足夠經濟能力;政府應該提供多啲支援,例如增派社工開解年輕未婚父母。

張先生(大專生):我覺得要諗過度過先好生仔;結婚要有周詳計劃,多啲儲備,政府都提供多啲資訊話畀人知有關輔導服務。

「成日攬住個囡喊!」二十一歲的未婚媽媽Ann,與比她年長三年的男友在一年前誕下女兒,原本計劃今年內結婚,惟早前因已戒煙的男友故態復萌,一怒之下離家出走。她坦言,誕女後一家三口居於娘家,每月僅靠當侍應的男友月入一萬一千元養家,生活捉襟見肘,加上與未來奶奶相處難,常因婆媳問題與男友爭吵,令她飽受困擾。

育兒陷困不識求助

二十七歲的Cat(化名)亦是未婚媽媽,與失業男友育有一歲半的女兒,第二胎亦即將誕生,現時一家人和未來奶奶同住。Cat沒有工作,湊女壓力大,加上男友不體諒,又常花費在應酬和打機上,二人不時發生口角,「冬天嗰陣我成日着住對拖鞋,叫佢買對波鞋畀我都話冇錢!」雖然感情轉差,但她依然決定產後與男友拉埋天窗,「生埋第二個,一家人會拎綜援、上公屋。」

面對婚姻及生兒育女壓力,她們坦言不知如何尋求幫助。未婚產子問題存在已久,而且愈趨普遍。「母親的抉擇」發言人指,估計本港每年有六千八百多宗意外懷孕個案,約六成為未婚女性,且大部分為二十五歲以下。

見社工只着拎綜援

「依家真係好多係奉子成婚,十個有九個諗過唔要BB,所以提供懷孕新娘指引幫佢哋渡過難關。」婚禮顧問歐惠芳指,已為人母的年輕準新娘面對雙重壓力,產前憂慮加上婚前恐懼,除了財政負擔,亦會擔心雙方家長的看法,例如家姑認為媳婦「有餡」不矜貴或質疑「經手人」遂減禮金,或在婚宴上全程黑面,種種壓力令新娘倍感委屈。有輔導機構更指現時幾乎每一百名嬰兒,便有十四人的父母屬未婚產子,情況有上升趨勢。

惟關注組織卻批評政府提供支援不足。香港單親協會總幹事余秀珠批評,政府對未婚父母問題視而不見,「政府覺得未婚、單親父母係社會唔應該有嘅產物,有錢亦唔多肯幫;或者會覺得愈幫問題愈多,但唔幫咪即係逼佢哋上死路?」

余續稱,未婚父母的身份受盡社會和家人的排斥與白眼,惟現時社署只提供綜合服務,未為未婚家長作出針對性支援,猶如睇醫院普通科門診,卻沒有專科跟進,「去到中心見社工,只問你合唔合資格拎綜援!」

議員轟支援未到位

社署發言人回覆,遇上家庭或育兒問題的準夫婦及未婚父母,可到全港六十七間由社署及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尋求協助,中心社工會全面評估他們的情況及需要,並提供適切的預防、支援及治療性服務。

「依家欠缺一站式服務,銜接上有問題,令求助者無路訴。」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認為,政府對未婚父母的支援未到位,如社區中心資源不足,令推廣和宣傳不力;熱線電話亦非二十四小時服務,致急切求助者「摸門釘」,變相抹殺援助機會。他建議部門之間增加機動性,令資源妥善使用,提高服務成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