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與教院師生及中學生分享青年人就房屋未來的看法,對於外界提出本港可效法新加坡的公屋政策,張指想法不切實際,因香港尊重市場的無形之手,新加坡則強調政府的有形之手。如果這是港府的施政理念,很值得一辯。

張炳良的潛台詞是,香港奉行「無形之手」,要比新加坡奉行的「有形之手」優。應當用甚麼準則判定誰優誰劣?看今天現實,儘管新加坡的樓價也狂,但民怨沒有香港這般高漲,社會沒有劏房劣象,市民沒有居住的恐慌,不是優劣可見嗎?

張承認現時社會的憤怒聚焦於房屋問題,港青對住屋前景感到一無所有和憤怒。從效果比較,香港樓市管治的理念,何止輸一條街?其實就經濟管治,絕大多數範疇要尊重市場無形之手,唯獨房屋問題不能。香港樓市今天的問題,實則是有形之手扭曲供應、而樓價由市場無形之手推動的惡果。現在,即使政府祭出有形之手,也煞不停樓價的漲勢。

許多經濟體解決房屋問題,都不能只憑無形之手,因為高樓價與貧富懸殊同時存在,使無形之手主導的房屋,成了多數窮人高不可攀的奢侈品,香港就是面對這樣的局面。目前有形之手再強硬,似乎也無法令樓價讓窮人負擔得起,如果政府自詡尊重無形之手,實質死抱「大市場、小政府」的理念,香港必定走不出樓市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