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精通通識》(二),筆者分享了通式(SIX)拆解熱門議題法,去實踐《精通通識》(一)的四個通字:看通、想通、識通、寫通,才算透徹了解一個新議題,可以鎖定高的分數。本篇將會分享一個更快速看透新聞議題的起承轉合法,釐清事件來龍去脈,有助多角度思考。起承轉合法也可以與通式(SIX)靈活配合使用。

顧問老師:通識研究協會主席馬震寧

以近日熱話佔領中環作例子:

【起】:社會產生一個新議題,總有起因,當中會涉及一些內部問題、矛盾、衝突和分歧等,例如:價值觀不同、文化差異、制度欠健全、監管不足等。

‧佔領中環源於有關行政長官選舉辦法改變而引發的公民抗命運動,爭取真正的普選。

‧中央政府提出的普選2017年特首辦法和泛民主派所提出的差距相當大。

‧中央政府希望透過高門檻篩選特首候選人,選出愛國愛港特首。而泛民主派希望以公民提名或低門檻篩選特首候選人,能讓不同政見人士成為特首候選人,並選出認受性高的特首。

‧中央政府和泛民存不同價值觀,未能收窄分歧。

【承】:新聞議題另一說法就是社會問題,社會問題非一天所造成,而是一些矛盾和分歧若未能有效解決,將會引發成為嚴重社會問題和衝突。

‧經過了多個月來的政改諮詢和政改座談會,中央政府和泛民主派都沒法收窄分歧。

‧隨着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2017年特首選舉框架,列明提名委員會將產生二至三名特首候選人,特首候選人必須獲得過半數提名委員會委員支持,象徵着中央沒有採納溫和民主派或其他民主派建議。

【轉】:社會問題既然發生,就會有高潮和後續。

‧據最新發展,佔領中環宣布啟動後,將會定期通過公民抗命方式,發動佔領中環行動。

‧若佔領中環發酵,影響金融市場、中環交通或市民生活等。警方對公民抗命人士的執法方式將影響着未來參加佔領中環的人數。

【合】:社會問題終歸有一天會得到解決或紓緩。

‧佔領中環乃政治事件,而非長期性社會問題,故終歸會有結局。最終,若有大量市民響應參與佔領中環運動,給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壓力,或會被迫就政改方案讓步。相反,若只有小量市民響應佔中,相信難以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構成壓力。

‧當然,有指佔領中環運動涉及勾結外部勢力,威脅國家安全,令香港進入緊急狀態。到時,全國性法律可能在香港生效,駐港解放軍甚至或會介入佔中。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