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之初,中央顯然低估管治難度,總設計師曾認為只要換個港督就可以了,接下來見到的,就是無為無治。第一任特首董建華腳痛落台,恐怕意識到換個自己人不行,嘗試起用港英舊電池,中央照做翹手老倌,情況更糟,期間沒少出手挺港,香港才得以挺過負資產,挺過沙士肆虐,挺過金融危機。幾經折騰,這下算是知道了,單換個港督真的不行,可惜局已玩亂,換誰都玩不轉了。

第五代領導班子上場,無為無治的鐘擺,要向另一端擺。對香港即使有多麼關心,也無從出手,事實上,早前一些挺港政策,沒有成為香港起死回生的良藥,比如CEPA洋洋大觀,港業界所用有限,而個人遊搞出中港矛盾,進退維谷。中央正視香港亂象已經太遲,面對的泛政治化風氣已成無解難局。

前轍後鑑,到政改提上日程,決策未來特首的選舉,不由得拉緊中央的神經。及至傳媒揭破反對派背後,外國勢力介入已深,兩者勾連甚至不怕公開化,擺出挑戰姿態。反對派就《基本法》灰色空間自尋演繹,與中央進行制度建立的角力,正因如此,中央對港姿態亦強硬起來。就政改兩軍對陣,並沒甚麼迴旋空間,由於中央是最終拍板人,握有話事權,大可用寬鬆從容的姿態實行強硬立場。因為抗衡外國勢力介入,香港今後要習慣中央有形無形介入,偏於強硬的新常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