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器官及遺體捐贈的風氣仍未普及,每日有約二千人苦苦等待合適的器官捐贈作移植,而用作醫學解剖訓練的「無言老師」亦供不應求。有家長指小學生對器官及遺體捐贈的認識不足,不少人存在恐懼及誤解,以為「捐咗器官之後,遺體咪變咗一攤嘢!」認為若從小灌輸正確的捐贈訊息,相信可提升日後的整體捐贈數字,有學生更表明願意在離世後做「無言老師」,遺愛人間。

學生對器官及遺體捐贈充滿好奇,不時發問,了解箇中意義。

死亡不再是恐懼

本身是臨床生化學家的家長Edward Chan在今次專題研習中,向學生講解器官及遺體捐贈的情況,他指一般學生大多未接觸過相關資訊,頻頻好奇發問,「離世後身體點處理?」、「有咩器官可以捐?」、「點解要捐?」等等,他向學生解釋,器官及遺體捐贈對醫學界意義深遠,更可拯救不少垂危的生命,同時亦會顧及捐贈者的意願及儀容,「就算係捐全身皮膚,死者面部都會完好無缺,唔會影響外觀」,讓學生深入認識議題。

小六學生李卓謙表示,了解器官及遺體捐贈的意義後,他不再覺得恐懼,「以前以為死咗就咩都無晒,原來可以將遺體捐出嚟,等醫學院做解剖,增進醫科生嘅知識。」卓謙直言自己亦有意在日後離世時捐贈遺體,以「無言老師」的身份繼續貢獻社會,「對自己已經無用嘅嘢,對其他人仲好有用」,他亦會向身邊人傳遞有關訊息,希望支持器官及遺體捐贈的人會愈來愈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