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位年邁的遠親在百貨公司女裝部試衫,手袋很大意地掛在貨架上,轉眼便被人偷走。老人家因證件都在手袋中,不得不報警。警察來了,請她上警車去警局落口供,她卻無論如何不肯上車。警員勸說,警車接載是市民應該享有的服務,但她寧可花錢自己坐的士。

從這個例子可知,在遮打道參加佔中預演,不用說甚麼刑事案底,單是在媒體鏡頭下被警察抬走,已是一道必須克服的心理關口。參加者有牧師、有教師、有平日社會形象高尚人士,他們為着理想,不以被捕為辱,反以為榮,相當難得。

警方大概也考慮到這點,特意租用民間旅遊巴而不用豬籠車,這可以淡化公權暴力色彩,是聰明之舉。如果將被捕者就近送去大會堂而不是警校就做得更徹底。

除克服不與官府打交道的心理,第二個要克服的關口是親人的反應。例如王少勇牧師,他認為「基督徒的社會參與不單在於侍奉弱勢社群,更在於批判政府的不公義」,因而願作自我犧牲,留守待捕。但獲釋回家時,迎接他的是哭紅眼睛的愛妻,這無疑是相當難扛起的心理負擔。幸而也有中文系學生Gigi這樣的例子:靜坐時致電母親,以為母親會叫她回家,不料母親說,社會運動一定有代價,她會準備好五百元保釋她,不建議她走。何其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