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齊聲討,「我對香港失望」!近年本港各方面千瘡百孔,先是「食住行」叫港人不得安寧,假食品充斥市面,住屋問題纏擾多年仍無改善,而作為港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港鐵更屢爆醜聞,令市民生活苦不堪言。除此之外,公營醫療失誤頻生、教育制度雜亂無章、「絕代雙貪」一案又遲遲未有調查進展,種種鐵一般的事實都嚴重動搖港人信心。本港學者、專業人士及議員均群起譴責當局及各公營機構,未能有效解決民怨,甚至任由問題「拖得就拖」,表現令人失信心,促請政府及相關機構正視社會問題,挽回市民信心。

司法
「絕代雙貪」事件拖延至今,廉署肅貪倡廉的能力受質疑。

「絕代雙貪」曾蔭權(圖)及湯顯明至今仍未落鑊,嚴重打擊本港廉潔度。

湯顯明

港鐵
早前港鐵路線多次故障,激起市民連番抨擊。

食品
最近爆出的假橙(圖)及假米事件都令市民心慌慌。

假米

房屋
公屋三年內上樓的承諾無法兌現,市民請願爭取增加公屋供應。

無力承擔高樓價及貴租,不少基層被迫入住劏房及衣櫃床位。

教育
北區及屯門幼稚園學位短缺,爆出家長搶表潮。

千禧年政府進行教育改革,新學制引起學生憂慮。

醫療
早前瑪麗醫院的一次手術意外導致一男嬰嚴重腦創傷。

公營醫療服務及體制令市民和醫護人員感到灰心。

司法:雙貪逍遙 廉潔插水

本港司法制度令港人信心盡失,近年久不久出現「亂告」、「濫告」甚至「唔告」的異常情況,其中東方報業集團前年獨家踢爆「貪曾」前特首曾蔭權爵士「貪盡海陸空」,翌年「貪湯」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亦被揭出連串貪腐醜聞,嚴重打擊本港廉潔聲譽,惟至今「絕代雙貪」仍未落鑊,廉署更未有交代調查進度,令市民對本港的廉潔及司法制度失去信心。

無交代進度 透明度極低

前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直言,廉署的金漆招牌已被拆,「雙貪案就係最壞嘅例子。」他認為廉署遲遲未交代事件,形象已跌至谷底,令人質疑廉署是否有能力肅貪倡廉,他又指現時廉署首要處理「雙貪」,否則本港的廉潔度將受進一步打擊,「無廉潔社會,市民就會對政府失信心。」

「問親(廉署)都話查緊,無實質回覆,亦都無交代調查進度,透明度極低。」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指「雙貪」身份特殊,廉署有必要向公眾交代事件,批評廉署處理手法,他續稱廉署再拖延事件,只會惹來更多揣測,仍會令市民認為廉署每況愈下,削弱公信力。

港鐵:事故頻生 一再隱瞞

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總站工程延誤及超支,令人質疑港鐵勘探不足及虛報工程進度,惟這邊廂疑團未解,鐵路服務卻又再連番「跪低」,嚴重影響市民生活。有專業人士斥責港鐵令市民失信心!

「只顧股東利益 漠視責任」

「(港鐵一周內四次故障)一定會失信心,港鐵有需要加強檢測機制。」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市民對鐵路準時到達的期望很高,雖然鐵路偶爾出現故障並不出奇,但接連的鐵路事故令市民「失晒預算」,而故障時訊息發放混亂,亦令市民好「勞嘈」。他指連番故障顯示鐵路問題並非個別事件,「同一條線突然咁多問題,好可能同一批嘢有問題,港鐵要重新檢測。」

「市民對港鐵印象肯定好負面。」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指,港鐵上市後只顧維護股東利益,漠視社會責任,最近事故頻生已影響市民對港鐵的信心。他認為政府為港鐵大股東,須深化改革港鐵董事局,加強港鐵自我監督,否則若政府繼續任由管理層自我監管,事故仍是揮之不去。

食品:監察落後 食不安心

食物安全防線崩潰,假食品湧港!內地假蛋、黑心食物陰霾未散,本港最近卻連番揭發有假新奇士橙及假金鳳米流入市面,顯示本港已被假食品攻破。議員、學者齊轟本港欠缺完善的食品安全監察,令市民食不安心。

來歷不明 市民難辨真偽

國際食品安全協會主席張劉麗賢直指,本港的食品安全監察機制遠比外國落後,惟政府並未有投放足夠資源予相關部門監控食品安全,「我哋作為市民買嘢(食物)都驚有無問題,一定失信心,政府要加強監督。」她指假新奇士橙及假金鳳米事件,顯示政府應從食品源頭及進口監管,亦應從教育入手,灌輸各階層食品安全的意識。

「啲居民見到報紙話香港有假米,都擔心走嚟同我講。」深水埗區議員梁有方稱,該區有不少小型超級市場,當中有貨品來歷不明,市民難以分辨食品真偽,只有靠政府部門加強抽查,惟梁認為政府未有積極落力打擊假食品,令食品安全問題每況愈下,令人愈來愈失望。

房屋:私樓價高 公屋不足

「貪曾」於○二年停售及停建居屋及減建公屋,造成樓價持續高企,租金居高不下,連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也逼近廿五萬,市民連基本居住需求亦得不到保障,在一屋難求的情況下,不少基層只有入住環境惡劣的「劏房」及「棺材房」,對港府信心盡失。

「政府政策明顯傾斜,少咗公營房屋,市民焗住買私樓,炒風又熾熱,樓價已經升到癲價,超越一般打工仔嘅負擔。」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指樓市波幅過大,港府出招意圖穩定樓市卻暫未見成效。上樓不成,造成租盤供不應求,帶動租金上升。

「租唔起就逼住劏房」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解釋,九七年起政府每年興建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惟○二年後至今,數目下降至一萬五千個,現時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逼近廿五萬,反映公屋供應嚴重不足,「輪緊公屋就要租樓,租唔起就被迫住劏房,住緊劏房嘅人九成都係輪緊公屋。」他又批評「貪曾」停建及停售居屋是錯誤,「居屋係房屋階梯嘅一部分,依家搞到有人無地方住,市民咪多怨氣,唔信任政府。」

教育:規劃不善 難以適應

教育的重要性愈趨提高,惟莘莘學子卻從幼稚園開始便要面對學額不足問題,情況更可能蔓延至中、小學,加上自千禧年實施教育改革以來,教育政策經歷巨變,令家長及學生對教育制度的信心蕩然無存,紛紛出國留學,造成尖子流失。

「生育率回升 宜增學位」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直指,幼稚園學額不足全因港府疏於規劃,「生育情況有數得計,近年生育率回升,政府就應該要增加學位供應,但政府無處理問題,令人好失望。」他認為現時家長在子女一出生便要部署入學,反映家長憂慮,「連有無學位都唔肯定係好嚴重嘅問題,教育係政府嘅基本責任。」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則表示,港府於千禧年進行教育改革,轉變繁多且急速,令市民對本港教育失去信心,「成個學制、學科、課程內容同考試制度喺未有妥善規劃下就急速咁轉晒,自不然會引起焦慮。」他續稱,不少家長已不願子女在港升學,出國讀書成大趨勢,造成尖子流失的情況。

醫療:連番失誤 質素下降

公營醫療體制近年鬧得怨聲沸騰,早前本報更揭發瑪麗醫院疑發生醫療失誤,致歲半男嬰一半腦細胞死亡,再令人質疑本港醫療質素。病人組織及醫療界人士指連番醫療事故令市民失望,更令醫護人員人心惶惶。

「醫生病人關係緊張」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指,近年公營醫療服務屢次發生失誤,加上醫護人員不足,影響服務質素,情況不但減弱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信心,亦令醫護人員膽戰心驚,「咁樣會令醫生同病人嘅關係緊張,呢個惡性循環係形成當中。」他認為現時社會普遍存在公營醫療服務質素下降的觀感,政府應在事故後作出相應改善,並提供足夠資源培訓及挽留人手。

「近年嘅氣氛的確影響到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嘅溝通。」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指現時每位醫護人員要照顧多位病人,有時甚至要因應服務需求而加班工作,令部分醫護人員離開公營醫療體制。他又指市民現時亦傾向使用私營醫療服務,「要排隊,又無得揀醫生,市民梗會失信心,能力所及嘅都會轉用私營醫療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