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打巨星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八、九十年代的「港式粵語流行曲」,還有「香港漫畫」均傳頌多時,但仍未能入選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清單,只能成為「待跟進調查研究項目」。有研究本港歷史的專家指,上述三項文化可承傳為「非遺」,促政府考慮;至於本港十大武器之首「摺櫈」、兒時玩意西瓜波及跳橡筋繩等,則非本港獨有,部分亦已無人再玩,暫只能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至於「買少見少」的飛機欖則納入清單之中。

飛機欖為傳統手工藝,現在已「買少見少」了。(資料圖片)

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為本港所獨有,且承傳至今。 (資料圖片)

有專家指「摺櫈」難成為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圖片)

西瓜波曾是港人兒時玩意,但現已不流行。(資料圖片)

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部分內容)

「非遺諮詢委員會」昨公布全港首份「非遺」清單,共分五大類別,共有四百八十項本地文化入選,包括「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如客家話、圍頭話及粵語;「表演藝術」,如舞龍、舞獅及粵曲;「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如車公誕、觀音誕及龍舟競渡;「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實踐」,如貼揮春、涼茶及跌打;「傳統手工藝」包括飛機欖、鹹肉糉、月餅及鹹魚等製作技巧,政府將於年底推出一個初步網上「非遺」資枓庫,讓市民查閱。

須香港獨有及承傳

不過,另有約一百五十項本地文化,因實地考察遇上困難、無法找到傳承人進行訪問、或傳承人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提供資料,又或範圍太闊及定義太複雜等因素,須進一步研究及蒐集更多資料,暫只能列入「待跟進調查研究項目」,政府會設立一機制,以便定時更新清單項目及接受公眾人士提交建議。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表示,要符合「非遺」定義,必須是香港獨有及在香港承傳下來,雖然摺櫈、西瓜波及跳橡皮筋是港人兒時的玩意,但並非香港獨有,時下兒童已改為利用手機玩電子遊戲,已很少人玩西瓜波,故沒有承傳;至於打麻將技術、占卜命理、風水、紫微斗數及求籤等,同樣非本港獨有。

鄧指出,反而由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為本港獨有,且承傳至今;另外,「港式粵語流行曲」在八、九十年代在本港開始流行,為本港獨有,部分歌曲至今仍為人熟悉而琅琅上口;還有膾炙人口的「香港漫畫」,均有資格問鼎「非遺」,認為政府應作出考慮,否則太可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