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辦事處同事送來的收支列表,原來議員辦事處在去年八月至十二月已「倒貼」六萬多元,差不多把期間我的議員薪酬貼光,我原來是一名義工。再看看日曆距下屆選舉僅約十八個月,到時我能否做議員呢?如果輸了,一切打回原形。

區議員月薪二萬四千零三十元,另每月有三萬五千四百九十六元實報實銷。議員辦事處租金、兩名全職助理(以月薪一萬算)加上燈油火蠟,已捉襟見肘。反觀區議員的對手、地區政務主任薪酬四萬三千一百二十元至八萬六千四百四十元,加上龐大政府資源,雙方強弱懸殊,還未計及兩者政治前程的差距!

我曾是立法會議員,差不多同一時期,林鄭月娥只是社會福利署長,那時我幾乎落架,但林鄭已是特首熱門。在政壇發展上,進身兩級議會乃從政必經之路,由區議會、立法會到政治助理、副局、局長大有人在,但對有意從政者(尤其是泛民主派)來說,則此路不通。

像我們這些政府不喜愛的政黨,落選等於玩完,黨更沒有資源養你。建制派則不同,劉江華敗選超級區議員選舉,反被委為政制局副局長;陳克勤落敗區議員,反高升特首辦特別助理;陳茂波不選議員,馬上晉升局長。這些禮遇,別人有嗎?

目前香港沒有政黨法,政黨都是有限公司,但政府對某類政黨則秋波暗送,以政府資源讓其培訓人才。當我們看看政助、副局、正局名單,就知道對手可以一輸再輸,但我們一輸即死。這經歷本人最清楚,由尊貴議員變成落架鳳凰,但當年對手呢?愈輸氣勢愈厲害,現更成為局長。在這種不公平的政治操作下,香港會有真正的政黨政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