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藍皮書,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分析。引人注目的是,報告專設一章分析了當前中國工薪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指出近三十年工薪勞動者工資大大低於人均GDP增幅,工薪勞動者工資水平確實到了該漲的時候。然而,報告的重點不止於此。針對備受關注的公務員工資水平,報告稱二○一二年公務員平均工資為四點六萬元,已經略低於城鎮單位的平均工資水平。

像社科院這樣的國家級智庫的研究課題,往往是銜命而作,以為決策提供可行性分析;而研究成果向外公布的話,往往有遵照政府的旨意在政策正式發布前說服公眾或試探民意的意圖。知此一節,耿炎直判斷公務員將加薪並非無端猜測。

報告指出,「與公務員人力資本水平類似的教育、衞生、文化、社會組織等行業中,公務員工資屬於偏下水平,遠遠低於金融業、信息業,在國有單位中,也遠遠低於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電力、熱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總體來看,與同等人力資本水平的其他人群比較,公務員工資處於較低水平。」從這些行文措辭中不難發現為公務員加薪的傾向性意見。

政府此時通過社科院之口表達一種傾向性意見,進而影響民意,與中央大力反腐倡廉後公務員隊伍的情緒和訴求有關。中央出台八項規定反「四風」,公務員工資之外的隱性福利和灰色收入大幅減少,同時一些地方執行八項規定過激,官員生病,全體公務員吃藥,壓縮了一班公務員的應得福利,公務員做事熱情大受影響。另一方面,基層公務員長期處於「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狀態,即在規定的每周五天和白天工作時間之外,還要用周末的兩天和晚間休息時間來完成層層加碼的任務。收入的減少和工作量的增加,必然會招致怨氣。為穩定公務員整體士氣,減少反腐阻力,加薪是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