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民創作一句「權力使人腐化,鏡頭使人膠化」,一般人未必明白當中的真諦及意義,但如果了解過去二、三十年社會運動的變遷,便會知道「鏡頭使人膠化」是對近年社運及政治人物切中要害的評論。

從事社運的人,應是透過運用社會運動的策略及方法,一方面組織群眾,另一方面推動不同形式的活動,藉此改變社會的態度或政府的決定。真正的社會運動,傳媒只是副產品,公義才是社會運動所追求的理想。因此,真心相信社運的人,會在社會大眾未關注相關議題前,為追求公義而發起曠日持久的運動,其中包括教育、宣傳、組織及抗爭等。最終在群眾的支持下,運動才可獲得成果。

然而,不少在香港從事社運的人卻本末倒置,將吸引傳媒採訪視為社運首要目的。不少人更對社運的本質存疑,對群眾更缺乏信任,此等情況在佔中一事表露無遺。不少泛民中人表示佔中及絕食對現時的政局完全沒有影響,但為了增加傳媒的曝光率,他們仍樂於舉行具社會運動模式的活動,以博取傳媒報道。由此可見,不少社運人士及政客完全扭曲社運的本質,社會運動已淪為投機政客的宣傳工具。

在港共政權步步進逼之下,自由民主空間日漸收窄,透過社運改變社會必定舉步維艱。在目前的情況下,港人絕不能單靠一次社會運動便意圖改變不公義的現況,有志者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透過多次抗爭迫使當權者讓步。若從事社運的人也無意透過社運改變現狀,只是想透過形式化的政治運動尋求鎂光燈下剎那的光芒,此舉不但對民主進程毫無幫助,更會令社會運動變質及膠化,創建公義、民主社會的夢想只會更為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