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總理記者會平淡乏味,比照公眾的興趣點,可以說是「冇乜料到」,耿炎直在本欄上一篇文章中以「溫吞水」來形容應不為過。不過,其後的所見所聞卻堪玩味。

先說「所見」。本港報章對記者會的報道各有側重,三家左報卻取向一致,均將李克強關於本港競爭力的答問做了頭版頭條。其中一家有幸提問的報紙將「總理答本報」做成斗大標題;另一家提問不成、幸而在記者會結束之後「搶問」成功的左報,則將「總理答本報『搶問』」入題。雖然「答問」與「搶問」成色不同,但是這兩家報紙的成功感躍然紙上,區別只是得償所願的快意與不落人後的欣然而已。

再說「所聞」。那家獲得總理答問機會的左報編輯交了功課後消夜,忽然接到那位向李克強提問的同事從北京打來的電話。記者未語先泣,編輯們頗有眼色,逐個大表敬仰,電話那頭的記者自始至終話不成句。聽現場之人事後繪聲繪色的描述,耿炎直估計這位記者難以言狀的激動不下於中了頭彩。

記者激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憑藉這個露臉的機會揚名立萬,有前例可循。一九九八年,朱鎔基甫任總理的那次記者會上,一位女記者因獲得朱鎔基「欽點」而名聞遐邇,她供職的媒體一夜之間在內地收視率暴漲。此後,媒體和記者都將總理記者會視作名利場,用盡心思搶咪,女記者們更是精心打扮,以博眼球。

媒體和記者的使命從根本上來說,是能否反映讀者的關切。但是,當媒體和記者把記者會當成名利場之後,讀者的關切被拋諸腦後,甚至總理及其答問的內容,也變成實現名利的裝點。

何以至此?在感嘆名利誘惑巨大的同時,必須看到一個事實:當記者的問題需要審查,從「提問題」變成當局「給問題」之後,記者會的最大價值只會是異化成媒體和記者實現名利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