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飽受紅隧塞車之苦多年,政府過去近十年均聲稱會積極研究解決方法,但一直只是研究和諮詢,期間多次提出不同的分流建議,由早年最多十二個方案,不斷收窄範圍,至去年終「濃縮」至三個「紅加東減」方案,令各界深信分流措施事在必行,結果仍是「得個講字」。

三條過海隧道車流量嚴重失衡,幾成本港交通網絡的死結。港府一直苦無解決辦法,至○五年東隧大幅加價六成六,令公眾更為關注紅隧塞爆的問題,港府終拋出十二個改善三隧車流量分布的方案作探討,包括收取紅隧附加費、回購東、西隧及興建第四條過海通道等。最後,港府認定最值得考慮是提高紅隧收費,然後以延長專營權方式換取東、西隧減價。

不過,當時不少聲音反對紅隧加價,港府也甚少重提。至○八年,當局斥資七百萬元聘顧問公司研究改善三隧流量不均問題,原定一年完成,豈料卻一再拖延至一○年,才能公布《合理使用過海隧道顧問研究》,提出九個分流方案,主要是調整隧道收費以平衡車流量作諮詢。

港府一再研究、諮詢後,去年終拋出三個「紅加東減」方案諮詢公眾,三方案均是東隧私家車建議減五元,紅隧則加五至十元,有方案大增貨車收費,亦有凍結公共交通工具收費。各界均深信當局會從中選出合適方案,豈料又重回起點,市民繼續受塞車困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