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學制標榜課程靈活多變,其中一個達至多元學習的設計,是將以鼓勵自主學習為宗旨的校本評核(SBA)擴展至不同科目。SBA讓文憑試不單以公開試成績為主,而是把學童日常學習的表現一併評核,避免因「一試定生死」而減低學童的學習興趣。

現時四科核心科目有三科設SBA,而選修科將愈來愈多設SBA,即每個學童最少需要做三個SBA。一般SBA佔整科成績的20%,餘下80%是公開試成績。學校和學生都相當重視SBA,因為它能發揮救生圈的作用:一旦公開試表現失準,也可以它的分數補救。

不過,學生為SBA虛耗大量時間,甚至比溫習時間更多。學校為了讓學生做好SBA而大增習作量,如呈交五份閱讀報告,就先做好廿份,挑最好的遞交。與公開試相比,做SBA的付出與取分效率根本失衡,有學生直言,SBA佔分不高又費時,根本不是鼓勵學習,而是摧殘意志;與其補救那不知機率幾高的失準,倒不如多放時間去準備考試。

近年「SBA代筆」興起、有考生集體抄襲SBA,與其磨人設計有莫大關係。到底如何用SBA鼓勵學習?下周再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