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的酒品、台灣的蒟蒻椰果及台式飲品,過去多次被發現有塑化劑「入侵」。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表示,塑化劑對人體可造成結構性及功能性的影響,因塑化劑含有內分泌干擾功能,如孕婦接觸到塑化劑含量超標的物品,有機會令胎兒的生殖器官不完全發展,如睾丸「細粒咗」、睾丸沒有正常下墜,或生殖器由只得一個孔作小便及射精,影響較長遠及嚴重。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產品塑化劑含量超出歐美標準,家長購買玩具時要小心。

玩具細小部件甩掉後易為幼童吞食。

年紀愈細影響愈大

如嬰兒在出世後才接觸塑化劑,則會影響性功能,如精子的數量減少及男性賀爾蒙減少等,亦有機會導致不育。黃指,如成年人接觸超標程度較高的塑化劑,則有機會令腎臟及肝臟中毒,造成細胞壞死,但在普通情況下不會發生。

黃港住直言,今次檢測的玩具所含的塑化劑含量屬誇張,估計可能在製造過程中受污染,或更大部分是由人為加入產品當中。他稱難以確定兒童要接觸該等塑化劑超標玩具才影響身體健康,需視乎攝入量,年紀愈小影響愈大,兒童吸吮含塑化劑玩具的風險亦較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