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年輕時,筆者讀得似懂非懂,但隨着年齒日長、識見日增,老、莊的智慧竟是愈讀愈有味道,有時看待問題真可入地三尺,洞若觀火。

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社會提倡甚麼,在該處就會衍生出相應的蠹蟲,古老的社會要察舉孝廉,於是不少野心家就會裝作孝子,以欺世盜名;台灣人提倡廉政,就會孕育出如陳水扁之流「打着紅旗反紅旗」,以肅貪為號召而竊取政權,到頭來自己卻是真正的「頭號貪官」。

在香港亦然,但本欄沒興趣再談本地的貪污之事,反倒想談談此地近年流行的環保之風。環保是好事,但以環保為名,打擊政府施政為實,甚至從環保中撈取油水,滿足個人利益,則是必須正視的問題。政府要滿足市民的住房需求,但徵用郊野公園則被指破壞自然景觀,填海會影響海洋生態,增加地積比率又造成熱島效應,發展東北地區更被指淹沒了本地的鄉土情懷,弄得為政者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答曰:待他朝因腳痛、手痛、頭痛等原因下台後,才可能會得到快樂。

筆者認識的一些環保之士,他們終日有事生事,無事亦要設法生事,有部分基本上並無正職,亦非受僱於環保團體。至於他們的生計究竟從何而來?聰明的讀者不妨自己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