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原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近日在北京受審。這個被外界稱為「高鐵碩鼠」的大貪官,涉嫌受賄四千七百多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是否縮小暫且不論,張曙光花錢的方式卻十分另類,據他自己供述,其一他用來養情婦,這是老一套沒啥新奇;其二,他花了二千三百萬元人民幣,想買通關係混個中科院院士當。

據說,張是搞技術出身,心裏一直有個「院士夢」。他交代,最初受賄,一個很大的動機就是想當選中科院院士,但張卻是個十足的冤大頭,為當上院士,兩次花了二千三百萬元,最終卻還是沒當上。從結果看,中科院院士評選好像沒被金錢的銅臭熏倒,捍衞了學術尊嚴,實際上,按張的供述,中間牽線人對他說,○七年評院士,張曙光差了七票,原因就是錢送得不到位。○九年張再參評,這次他下了血本,也真取得了成效,最終僅差一票未當選。從七票到一票,張只差一小步就會實現人生理想,這顯然是金錢發揮了作用。

張曙光在庭審之時認罪,態度極好極真誠,如此情形下,他的供述基本上是可信的。隨後,中科院很認真地發表了一紙聲明,聲稱未接到張「花錢參評」的投訴,如果查實要嚴肅處理等。此聲明甚可笑,中科院不說趕緊調查,卻忙不迭撇清關係,試問,誰收錢辦事會舉報自己?

院士評選的嚴重利益化傾向,近年來時有耳聞。評選中,學術標準被異化為利益標準,學術權和行政權結合,不斷孕育產生「學官」群體,也早已不是新聞。但是,張曙光如此露骨的購買方式,還是令人驚嘆,學術腐敗已滲透到方方面面,在涉及中國最高科學榮譽的院士評選當中,也居然有如此不堪的醜陋隱匿其中。這正應了一句話,很多沒有揭開蓋子的地方都貌似光鮮亮麗,一打開才知道原來是化糞池,不但奇醜無比,而且臭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