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貧富貴賤,也無論古今中外,因營養性疾病死亡的都大有人在。其中比較極端的,如減肥導致厭食症死亡、吃得過飽撐死之類的新聞,不時爆出。但是用「營養性死亡」來粉飾太平,掩蓋中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餓殍遍野的事實,就由不得人不相信當下神州的一些專家學者無恥到無底線了。

江蘇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孫經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刊文稱,「三年困難時期」只是在一些地區出現了「營養性死亡」現象,據其估算,這個時期「營養性死亡」人數在二百五十萬以下,而且「完全性飢餓死亡」(餓死)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多數是營養性疾病(浮腫病等)死亡、營養性疾病合併其他疾病死亡。文章進而得出結論,所謂國內外廣泛流傳的「餓死三千萬」是重大謠言。

關於三年大饑荒時期的死亡數字,就尤可夫所看到的或「言之鑿鑿」或「理性推測」的數據,都在千萬人以上,最多的有稱四千多萬,流傳最廣且為多數人採信的是三千多萬。在沒有官方資料和大規模的調查數據印證前,準確的死亡人數確是個謎。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那是個百姓不會忘記、史家不能從容着筆、政客不敢正視的「人相食」社會。

孫經先將研究成果定位在「學術的角度」,但是在一個正常社會裏,因無食物餓死一人都是惡政的結果,更遑論餓死千萬人或者百萬了。「營養性死亡」一說招致的憎惡與憤怒之強烈,也就可想而知。

在官方刻意打擊「民謠」之時,由中國社科院主辦、號稱中共第一份理論學術報紙的《中國社會科學報》拋出「營養性死亡」,試圖像師爺將「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一樣,意欲通過對定性詞語的選擇掩蓋罪行劣迹,不過終難得逞,網上對三年大饑荒時期惡政的揭發與反思已經遍地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