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任稱,胃黏膜長期受刺激會引致發炎,可演變為胃癌。

市民胃痛不適,自行買成藥「頂住」,但胃痛持續兩周未愈,慎防是胃癌徵狀。外科醫生稱,胃癌惡化速度快,長期服胃藥紓緩,可能延誤治療。尤其服用治療胃潰瘍的特效藥「質子泵抑制劑」,因藥效顯著,減低病人求醫意欲。有病人服該藥多月後求醫,才確診胃癌。

李大任稱,胃黏膜長期受刺激會引致發炎,可演變為胃癌。

內視鏡可從口進入病人胃部,切除腫瘤。

胃部腺性息肉過大或惡化成胃癌。

本港每年約有一千一百宗胃癌新症,約七百人死於胃癌,僅次於肺癌、大腸癌和肝癌。外科專科醫生李大任指出,胃黏膜長期受幽門螺旋菌、煙酒或藥物刺激,引致萎縮性發炎,再逐步演變成胃癌。胃癌病徵主要是胃氣脹、食欲不振、反胃和腹痛等,與一般胃病相似。直至病情漸嚴重,病人體重減輕、嘔吐,甚至嘔吐物帶血。由於胃部腫瘤容易受胃酸傷害而出現潰瘍病徵,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可改善潰瘍徵狀,病人往往以為病情好轉,但腫瘤實際沒有受控制。他任職公立醫院期間,曾接獲不少服食該藥多月,延誤治療的胃癌個案。

及早發現治愈機會大

他表示,胃癌發展較其他癌症快,病人不接受治療,由確診至死亡只需六至九個月。胃癌容易擴散,第二期胃癌的癌細胞已入侵淋巴腺,如進入第三期,病人存活率少於三成。若及早發現,癌腫瘤局限在胃黏膜,不單治愈機會大,只需用內視鏡經口部進入胃,便可將腫瘤切除,病人身體沒有表面傷口。如腫瘤侵入胃黏膜以外的組織,需使用腹腔鏡切除腫瘤。醫生也要考慮病人是否需化療或電療,消滅隱藏癌細胞。

李大任又稱,長期進食醃製食物、有胃癌家族史、胃部出現腺性息肉和感染幽門螺旋菌的人,是胃癌高危一族。但他強調,病人服用抗生素殺死幽門螺旋菌,並非一勞永逸。該菌對胃部的傷害可能早在用藥前已出現,故市民若胃部不適徵狀持續兩周未愈、胃痛徵狀在服胃藥兩周後仍未好轉,以及停藥一至兩周後復發,就要接受胃鏡檢查,以確定是否患胃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