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抽樣量度,其中一班九巴車廂溫度可達30℃。

「以前似雪房,依家唔知點解好多(巴士)都好熱!」(乘客陳小姐)

本報抽樣量度,其中一班九巴車廂溫度可達30℃。

紅磡港鐵站測得31.7℃,比車廂高近11℃。

西鐵車廂測得只有20.3℃。

巴士車廂溫度

港鐵車廂溫度

巿民不滿
姜小姐(舞蹈教師): 「政府早年建議嘅(攝氏)25.5度,其實都設得有少少高,23度會好啲。」

卓小姐(大學生): 「有時(巴士)真係好熱、好辛苦,自己都算後生,捱得到,但擔心老人家會頂唔順。」

黎小姐(中學生):「希望巴士公司可以盡快更換舊嘅巴士及冷氣設備,改善問題啦。」

「巴士躁男」因車廂溫度過高,日前「慶爆」與車長動武,事件令車廂溫度引起關注。本報調查發現,公共交通工具的「溫差」極大,有人話凍,有人嫌熱。其中港鐵有車廂溫度只有攝氏(下同)二十一度,與半露天月台相差達十一度,上落車猶如「過冷河」;但不少巴士車廂溫度卻高達三十度,悶熱如焗爐。有醫生指車廂溫度太高,人多擠迫會引發「企鵝效應」,被包圍的乘客容易中暑,而長者或長期病患者經常出入溫差較大的環境,易引發各種疾病。

何謂車廂最適合溫度?環保署的建議溫度為二十至二十八度。本報早前抽樣量度公共交通工具車廂內的溫度,測試當日天文台錄得室外氣溫最高為三十三度,最低為二十九度。記者分別乘搭港鐵多條路線以量度溫度,車廂普遍貼近建議溫度下限,平均為二十一點六度,但以西鐵車廂錄得最低只有二十點三度,乘客都冷得穿上外套,惟當抵達半露天的紅磡站時,月台溫度卻為三十一點七度,一門之隔,溫差足足有十一點四度!

記者又乘坐了十一條巴士路線,當中包括新巴、城巴及九巴,以量度其車廂溫度,結果逾七成超出二十八度建議水平,其中以九巴車廂超標最為嚴重,其中一架雖然只有約四成乘客,車廂下層後排座位竟量得高達三十度,超出建議上限兩度;另有七架巴士車廂錄得二十八點一至二十九點五度,同樣超出建議水平。「以前似雪房,依家唔知點解好多(巴士)都好熱!」炎炎夏日,乘客陳小姐在空調巴士上頻頻抹汗,她指車廂又熱又焗,有時人多擠迫時更有點暈眩。

擠迫「企鵝效應」易中暑

「巴士車廂咁逼,容易出現『企鵝效應』,被人包圍喺中間嘅人出現散熱困難,可能會中暑!」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巴士車廂人多擠迫,就如南極企鵝互相擠擁取暖,在中間的乘客會較難散熱,體溫會隨之上升,加上乘客的呼吸令車廂濕度提高,車廂變得侷促,無法散熱的乘客可能有中暑危機。

她又指,車廂內外溫差太大,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調節體溫機能較慢,短時間內未必能夠適應,容易「冷親」或「焗親」,「如果乘客適應唔到溫差,好易患上常見嘅『冷氣病』,會容易攰、無胃口甚至頭痛,身體免疫力都會隨之下降,有較大機會染病。」

根據環保署○三年發出適用於空調巴士設施和空調鐵路設施室內空氣質素管理的專業守則,空調車廂及空調車站的建議溫度為二十至二十八度。但室內空氣處理顧問黃勁松則表示,車廂理想溫度應設於二十三至二十五度,建議可於舊款巴士加裝風閘,減少車門開關造成的冷氣流失,並保持車廂恒溫。黃亦質疑部分港鐵車廂空調出風口直接對準乘客座位,易造成車廂溫度不平均,令人不適。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直指車廂溫度達三十度實在太熱,在酷熱天氣情況下,車廂十分翳焗,反映巴士公司空調維修程序出現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