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三的立法會會議上,莫乃光議員動議「捍衞資訊、新聞及網絡自由」。其實,議員對這類天經地義的議案早就習以為常,相信無人有豹子膽說要收緊自由,所以大家最留神的是修訂動議上有否「魔鬼的細節」。結果這次發生在葛珮帆議員身上,她在修訂裏表示資訊自由會令良莠不齊的資訊充斥,使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身心受損。短短約一百字的修訂內容,經已將狐狸尾巴徹底露出,表面上菩薩心腸擔心青少年,實情佛口蛇心,為可能短期內再抬上議會的「網絡二十三條」鋪路。

不要忘記,葛珮帆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副主席,令修訂更添幾分耐人尋味。當日,建制派議員發言,先講如何關心青少年受網絡暴力影響,輕輕一轉便滲入不少議員受網民攻擊的事例,原來是借聲援葛珮帆的修訂,話中有話。

他們的講法,令我回憶起過往唐英年擔心青年「車毀人亡」,以及李慧琼議員擔心通識令學生「太了解」佔領中環,背後都暗示資訊愈自由,對他們愈不利,絕非為下一代着想。我不知道訊息自由和教育多元開放怎樣令青少年身心受損,難道資訊相對封閉的北韓和中國,官方過濾資訊給青少年反而令人身心健康?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進步。」

香港回歸以後,先有警方收緊示威遊行,亂作檢控;後有意圖硬推國民教育,傳播政治愛國思想;再爆出中央政策組有意組織輿論攻勢,幫政府粉飾太平。我們擔心,打壓資訊自由愈來愈嚴重,青少年以至成年人再接收不到客觀如實的資訊,日後更不敢批評政府或反映問題,連遊行都怕被記錄在案,隨時被通緝檢控。

建制派為了令自己「保皇」良心好過一點,都會以父母官或家長式心態自我欺騙、尋找藉口。我擔心他們身心受損比青少年多千倍百倍,因為通常活在小圈子中,不敢面對世界,開放自我,要活在無菌溫室才安心的人,更容易心理出現問題。無論如何,建制派種種迹象反映,「網絡二十三條」即將重臨議會,防患於未然,香港人應打醒十二分精神,力抗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