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不少塑料回收場被廢膠逼爆。

內地政府嚴打進口「洋垃圾」,今年二月展開「綠籬」行動,所有可能污染環境的舊衣物、電子垃圾、塑膠廢料統統打回頭,作為「洋垃圾」中轉站的本港首當其衝,連夾雜少量生活垃圾的廢料亦「不得內進」。近日不少中小型回收商指,內地政府收緊垃圾進口檢測標準,大量本地廢料未能出口轉賣,被迫囤積回收場。有業界人士更指,逾四百間回收商已停收廢膠,超過十個回收場陷入半停業狀態,呼籲政府出手拯救。立法會議員要求環保署盡快與內地溝通,否則每年數百萬噸的出口廢料滯港,勢將逼爆堆填區!

元朗不少塑料回收場被廢膠逼爆。

張先生現時收入停頓,嘆道「想執咗佢」。

若塑料出口繼續受阻,將不排除全數被轉送到堆填區。

本報早前踢爆有受「綠籬」行動影響而打回頭的舊衣物,被回收商隨便棄於新界鄉郊垃圾站。

剷車

最近三年香港廢物出口量

繼○九年嚴打毒衣物、一○年禁止電器電子垃圾進口後,內地海關今年再展開為期十個月的「綠籬」行動,嚴打進口「洋垃圾」。據悉,內地海關今次行動更特別針對被視為「洋垃圾」中轉站的香港,文件標明「特別關注通過香港『轉運』、『拼櫃』等方式夾藏『洋垃圾』的進口固體廢物」。本地回收場大受影響,不少以往可進口內地的回收廢料,近日都被拒入口。回收商指內地海關矯枉過正,即使本港回收的物料,只要夾雜極少量生活垃圾(如食物殘渣等),統統當成「洋垃圾」禁止進口,當中以回收廢膠受影響最大。

「回收場已經『谷到爆』,如果唔係事前協定,我都唔敢再接屋苑送嚟啲塑料。」在元朗經營回收場的張先生,回收的廢料主要來自各大屋苑,惟今年二月起,他轉銷廢膠到內地時,卻頻頻受阻。他表示,目前場內存貨量達二千噸,相比去年同期只有約八百至一千噸塑料上升一倍,令大如七人足球場的回收場「逼到似密室」。

其回收場已停止日常廢膠清潔分類,員工由二十六人減至二十人,「有伙記同我講『老闆,呢排我自己出去打工,你唔使出糧畀我住,需要我時再打畀我啦』。」開業八年,他坦言內地每年都會有一至兩個月「打風」,對本港廢膠審查特別嚴謹,但今次「綠籬」行動持續十個月,令業界一片愁雲慘霧。

半停業 恐禍及堆填區

他附近的兩間回收場亦處於半停業狀態,廢膠堆積如山。負責人均抱怨頓失收入,每月白白交租,萌生去意。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解釋,「綠籬」行動針對香港廢料,源於部分本地回收商專收「洋垃圾」,並將受污染廢料偷夾在廢膠中,再走私運入到內地。最終「黑狗偷食,白狗當災」,內地收緊垃圾進口驗測標準,連帶本港回收廢料都被視為「洋垃圾」嚴打。

他坦言,本地超過十個出口廢膠的回收場已停收家居垃圾,陷入半停業狀態,該會近四百名回收商已停收廢膠,而盒裝飲品及雞蛋盒紙等都陸續「無人收」。劉警告,一旦情況持續,原本出口的垃圾將流入並逼爆堆填區。

環境保護署數字顯示,單是塑膠廢料,香港每年平均出口(連轉口)近四百萬公噸,當中超過八成,估算約三百多萬公噸運往內地。而本港堆填區每年接收約五百萬公噸固體廢物,一旦塑膠廢料全數回流堆填區,堆填區垃圾量將暴增六成!

「業界為環保付出努力同代價,好應該幫助佢哋!」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表示,他上月到訪回收場,亦有業界反映問題,他認為環保署應盡早與內地部門溝通。他建議,短期內港府可推出認證制度,將真正的回收物料與「洋垃圾」區分,避免內地部門「誤判」,令回收業盡早脫困,亦避免逼爆堆填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