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政府難解通脹壓力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柴米油鹽樣樣加,唯獨人工無得加」,是不少草根階層的心聲。通脹因外在因素而來,香港政府束手無策,市民只好無奈接受。究竟長期通脹如何影響小市民,以至社會整體?

Q:通脹如何影響社會不同階層?

A:對普羅市民,通脹對衣食住行的影響最大。內地輸入食品和燃料的價格上升,會直接令食品和交通等生活必需品加價,對低收入人士構成沉重生活壓力。對企業公司而言,物價和原材料價格上升,營運成本增加、利潤空間收窄,企業可能裁員去減省成本,引發連鎖反應,令社會整體陷於困境。

Q:政府該如何紓緩通脹壓力?

A:香港奉行自由經濟,面對因外圍因素所致的通脹,政府可以做到的紓緩措施相當有限。當供港貨品價格不斷上升,政府可以福利政策補貼基層市民消費。但若政府要保障企業利潤,就可能被批評為干預自由市場運作。

延伸思考

1.香港過去經歷數次經濟動盪,這如何影響港人面對逆境的心態?

A:香港多次遭遇的經濟動盪都因外圍因素而來,例如九七年的金融風暴,和零八年的金融海嘯,香港人面對這些經濟動盪,都會感到無能為力。近年香港又面對因人民幣升值所引發的持續通脹,市民應反思無經濟實體的香港,長期依賴金融、服務業是否可行。

2.市民生活質素如何反映經濟狀況?

A:市民的生活處境有兩極化現象,亦顯示香港貧富懸殊更見惡化。對具消費力市民而言,通脹不會對他們構成太大壓力,熱錢湧入更有可能令社會的中上階層享受商業成果,消費能力更高。但對於收入追不上通脹的小市民言,他們既無直接得益,更要面對逐年上升的物價,會因而不敢多作消費,令社會陷入兩極化的不穩局面。

3.為甚麼香港的通脹逐年上升?

A:通脹因本地所需的原材料與食品都大量依賴內地供港,而人民幣逐年升值就使本港物價上升。雖然歐美日等地經濟不景,這些地區輸出的貨品價格無大幅度上升,但港元與疲弱的美元掛鉤,亦連帶使港元處於劣勢。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香港通脹就更見嚴重。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