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25萬人常焦慮

物價飛漲令基層家庭生活百上加斤,更會誘發「經常焦慮症」(GAD)!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認為通脹的影響「好大」或「幾大」的受訪人士,焦慮症發病風險較常人高出四倍。來自月入不足萬元基層家庭的受訪者,發病率逾兩成,以此推算,每五人便有一人患上焦慮症。有焦慮症患者表示為省錢,「三年無食過鮮肉」及「湯渣當餸食」填肚,坦言被高昂物價「壓至窒息」。專家指經常焦慮症患者若一年內不作診治,或會惡化成抑鬱症,建議加強培訓家庭醫生處理情緒疾病。

中大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在二○一一年十至十二月,訪問五千多名成人,發現近八成五人表示受通脹困擾,其中三成受通脹影響「好大」或「幾大」的受訪者,經常焦慮症發病比率達百分之十一點四,是其他受訪者的四點四倍,而他們當中家庭月入不足萬元的受訪者,焦慮症發病率更較高收入組別者高出逾倍。

「瞓瞓吓就扎醒」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說,經常焦慮症是一種與壓力相關的情緒病,受訪者中有百分之五為患者,徵狀包括難以自控焦慮持續半年以上、對生活造成明顯困擾等等,推算全港有逾二十五萬患者。他指通脹影響是跨階層,對基層以至中產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細項,構成巨大壓力,會誘發及加劇情緒病。

五十二歲的李女士與任職電梯技工的兒子相依為命,月入僅萬元,曾向銀行借貸。因肉類、魚及蔬菜樣樣昂貴,她僅吃給兒子熬湯剩下的湯渣度日,「唔敢出街,怕出街就要使錢」;生活捉襟見肘令她夜夜無眠︰「我心口好似被大石壓住,成日瞓瞓吓就扎醒!」她四年前診斷患情緒病,需服藥控制病情,今年初病情反覆辭去保安工作︰「成為兒子包袱,擔心往後日子更難過!」

李誠指李女士等情緒病患者,在政府醫院輪候覆診需一年多,而私家醫生診金每次逾千元,基層難負擔。他建議政府增撥資源,不要待發生倫常慘劇才反應,又指現全港僅三百多名精神科專科醫生,建議加強培訓前線家庭醫生,為焦慮症患者分類和及時轉介,減少因延誤治療而惡化為抑鬱症甚至自殺等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研究指物價飛漲,或會誘發焦慮症發病風險。(資料圖片)

李女士(中)吃湯渣度日,捉襟見肘的生活令她夜夜無眠。金女士(左)及方女士(右)也曾因生活壓力患上情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