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捨身幫港人「睇水」

【本報訊】港府徵召斑馬魚幫港人睇水?水務署發現體積如硬幣大小的斑馬魚,能快速及準確偵測水中有害物質,半年前率先「徵召」首批斑馬魚在上水濾水廠「服役」,全天候監測輸港東江水及船灣淡水湖水質。該署特製魚缸裝放入五條斑馬魚,配以高速攝錄機廿四小時監測,一旦發現斑馬魚行為異常或死亡就代表水質有問題,隨即啟動警戒系統,自動抽取不同時段的水樣本檢測處理,確保市民飲用的食水符合世衞標準。

水務署耗資50萬元研發

水務署水質科學部耗資約五十萬元研發出該套生物感應預警系統,分為「斑馬魚水質監察系統」和「生物發光測試技術」。該署水務化驗師鄭清文指,「生物發光測試技術」採用俗稱「發光菌」費希爾多弧菌測試,它能在一個小時內快速甄別逾千種水中有害物質,水質正常下會發出藍綠色光線,反之光度會減弱甚或不發光。這種毒性測試早年已獲美國環保局認可,並在奧運、亞運和美國國防部普遍採納,每次測試成本約五十港元,但長期監測成本相當高昂,成效未如理想。

斑馬魚對水中污染物高度敏感,與人體基因接近九成相似,近年已廣泛應用於人類疾病及遺傳學研究。水務化驗師鄧其禮解釋,該署發現斑馬魚全天候監測水質,配合「發光菌」快速測試食水毒性,可在一個小時內偵測和處理食水問題。他強調,濾水廠處理食水需時約三個小時,一旦發現問題食水,系統可啟動截水機制,確保所有食水是安全。

鄧又指,斑馬魚平均壽命約一年,每條成年斑馬魚只能「睇水」一個月,退役後將轉至另一水池「退休」或供人領養。「斑馬魚水質監察系統」可大幅降低化學品和水電耗用量,估計每年節省二百萬元。該系統仍需更多測試以收集全面數據分析,稍後再決定會否擴至其他濾水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鄧其禮介紹水務署半年前「徵召」首批斑馬魚在上水濾水廠監測食水水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