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血型換肝 妻賭命贏回老公

「係一場賭博,好彩最後博贏咗,贏番個老公返嚟!」熊太一邊開心笑,一邊輕抹眼角的淚水。末期肝衰竭病人唯一生存希望是換肝,惟本地屍肝嚴重不足,即使家人欲捐活肝,但若血型不脗合也是有心無力。瑪麗醫院最近衝破障礙,成功完成兩宗「跨血型換肝」手術,手術成功率達八成,排斥風險低,為等不及屍肝的病人提供多一個移植機會。A型血的熊太是其中一位捐贈者,她主動詢問醫生可否捐肝予O型血的丈夫,正是這份勇氣,讓她把丈夫拉出鬼門關。

五十歲的熊先生因乙型肝炎致肝硬化,住院四個月也未等到屍肝,去年底轉到瑪麗醫院時情況已頗差,熊太一心捐肝救夫,惟血型不脗合,「好似一把刀插咗入個心,好徬徨,想救佢都有心無力。」熊先生後來併發肝昏迷,意識模糊兼語無倫次,「佢瞓醫院瞓到麻木晒,好似等死咁。」熊太在病房外見到主診的肝臟移植副顧問醫生夏威,鼓起勇氣問:「家人血型唔啱,有無可能捐肝?」

夏醫生聞言顯得錯愕,熊太以為自己「想像力太豐富」,事實是醫生早已研究不同血型捐肝可能性。因熊先生病情不穩定,需詳細評估。其後院方見首宗手術效果理想,遂向熊太提議換肝,「初頭以為就算可以換,機會都係五十五十,點知醫生話有六成,原來仲好啲。」她由始至終決心自己捐肝,兩名女兒僅十六歲及二十二歲,不忍她們冒險,幸好手術終於本月五日順利完成。

子新婚兩日捐肝救父

至於成為全港首名接受同類手術的六十二歲澳門居民李先生,因乙肝及肝硬化惡化為肝癌,由澳門政府資助來港求醫。他不是本港居民,不可輪候屍肝。李先生為A型血,三十四歲長子為AB型,太太及幼子則為B型血。李先生長子稱,父親確診時他正在外地旅行,弟弟越洋致電,「先話阿爸有肝癌,應可做手術;再打嚟話做唔到手術,但我哋可以捐肝;第三次就話我哋血型唔啱,唔捐得,心情真係大起大落。」後來院方指可嘗試跨血型捐肝,並表明為全港首宗同類手術,他與二十五歲弟弟商量後,決定由他上陣,並在今年一月中、新婚後兩天即踏入手術室捐肝救父。

成功率低暫停十多年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表示,本港於一九九八及九九年曾為兩名極危急的病人移植不同血型肝臟,一宗成功一宗失敗,當時國際上成功率亦不足五成,此後瑪麗暫停跨血型換肝。十多年後再嘗試成功,有賴新藥物面世,大大減低排斥風險,成功率可增至八成。港大肝臟移植外科主任陳詩正指出,為病人換肝,屍肝仍是優先選擇,惟本港屍肝不足,以往寄望同血型親友捐活肝,又或撮合兩個家庭交叉換肝,「以前好多屋企人想自己捐,但血型唔啱,依家我哋可幫到佢哋,間接可減少由非親非故熱心人冒險捐肝。」院方預計新技術可令每年活體捐肝宗數增加約兩成,救治更多病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熊太(右)憑着愛與勇氣,將自己的A型血肝臟捐給屬O型血的丈夫(左),把他拉出鬼門關。

AB型血的李先生(左)新婚兩日即踏入手術室,捐肝予血型屬A型的父親(右)。

四名事主感激瑪麗醫院醫護人員,後排左起:肝臟移植聯絡主任林家瑤及李慧明、駐院醫生黃宇匡、副顧問醫生鍾浩宇、肝臟移植外科主任陳詩正教授、港大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講座教授、副顧問醫生夏威、顧問醫生竺兆豪、副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團隊再有重大突破,成功以新技術完成兩宗不同血型換肝手術。(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