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機構改革部長反對

今次人大會議的一個「大動作」,就是要進行國務院「大部」改革。為此,中共中央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政府機構改革,今次是第七次改革,據稱幅度不會太大,但困難不少。

每一次機構改革,最受影響和震動的是官場中人。機構裁減合併,一時間會少了不少「交椅」,一些有官位的人會變成沒有官位,只有原來的級別,「分流」到某些事業「單位」,或擔任沒有實權的甚麼「調研員」、「巡視員」,等着提前退休;年紀輕的就讓他們「回學校」,過渡兩、三年再說。這些人最好「棄政從商」,自己「下海」找飯吃。總之,每一次機構改革,都會摘下一堆烏紗帽,甩下一堆包袱。

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現象」,精減之後沒多久,一些機構又會以不同的名義恢復,人員又會增加。有人統計,國務院部委、直屬機構、辦事機構曾減為六十一個,幾年後上升為七十一個;國務院部委人員曾精簡至七萬五千名,其後又升為十萬名。還有一些機構被調整只是換了一個招牌和歸屬,如國家氣象局更名為中國氣象局,國家地震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兩者均從國務院直屬機構變為直屬事業單位。這樣的改革其實沒有多大意思,卻把它算在精簡的成績單內。

早已退休的朱相國在回憶錄中指出,一九九七年底他領導機構改革,找幾十個部長逐個談話,但是沒有一位部長表示自己的部門該撤。

柳太極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