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國模式VS華盛頓共識

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永遠是學術界爭論的話題,在這次北京兩會又被提出。當下對於中國迎來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異議不多,但悲觀派總覺得,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人口紅利減弱、資源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夾擊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堪憂。不過,卸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直言,未來二十年,中國都有維持GDP增長百分之八的潛力。

林毅夫說,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在改革開放,都基本上受到所謂「華盛頓共識」的影響,但現在發現,那些按理想模式來走的國家之經濟一樣遭遇過崩潰、停滯。中國固然在轉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在那些國家同樣存在。中國走自己的路,不僅沒有崩潰,經濟還持續發展,根本原因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道路跟西方的理論模式不一樣,不能用西方模式思考中國問題。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GDP近五十二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八,遠低於上年百分之九點三的增速。自二○一○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七個季度下滑,去年經濟下滑勢頭放緩。進入二○一三年,中國經濟發展展現新的上升勢頭。一月份外貿、信貸、PMI等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在走出下行區間,回升態勢確立;今年一月,全國新增貨幣貸款突破萬億元大關,出口規模增長百分之二十五,遠超市場預期。可以判斷,中國經濟正終結連續兩年的下行趨勢,今年將開啟新增長周期。

人均收入 再上台階

不過,很多專家不擔心今年中國GDP增長偏低,反而擔心偏高的可能,也擔心地方政府「投資衝動」過度。惟按林毅夫見解,城鎮化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動力,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在釋放剩餘勞動力的同時,既能刺激消費需求,又能帶動投資成長,必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林毅夫又認為,未來二十年,中國有維持GDP增長百分之八的潛力。目前,中國人均收入為六千美元,到二○二○年可達一萬美元,考慮到人民幣還會升值,到時人均收入至少應可達到一萬二千美元,按世銀標準,這可算是高收入國家了。

若預測準確,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是可能的。何為中國模式,林毅夫在兩會沒有說清,按中共口徑,應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