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換湯不換藥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自然遍換封疆大吏、中樞閣僚,為的是樹立威儀,求的是政令通達。所以,十八大迄今,中國更換了十多個部委及省區市的一把手與地方政府首長。但就是這波人事調整,處處體現出中共政體換湯不換藥的做派,讓國人對原本寄予甚深期盼的習李新風漸生動搖之心。
最讓國人心寒的是,前總理的公子李小鵬如願當上山西省代省長,基本鐵定明年山西「兩會」前後可順利坐正。李氏家族在中國的名聲如何無需探討,故現任總理等高層合力遏止前總理安排李小鵬○八年上位山西省長的計劃。稀奇之處在於現任總理抵擋了四年,居然還是輸給了○三年就退休的前總理的意志,可謂第四代領導集體的悲哀。
另外兩件離奇任命是楊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書記,及巴音朝魯成為吉林省代省長。身兼上海常務副市長的楊雄在獲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後,基本可以認定是上海市長的不二人選。楊雄的離奇在於,在上海市委此前選舉中未能當選常委,在十八大上連中央候補委員都未選上,但在中共中央的直接任命下,就能撇開上海市委,直接超常提拔為直轄市市委常委、副書記,並成為市長人選。巴音朝魯也一樣。這位據說將浙江寧波的經濟治理得很糟的蒙古漢子,同樣未能在吉林省黨代會上進入常委會,一轉眼就怪異地當了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中共最大弊端就在於個別人或一小撮人的意志,可以光明正大地成為全黨的意志,這是中共官僚系統濫權與腐敗的根源。習李登台未幾,高級幹部的調整即彰顯出如此離譜的行徑,不會是又讓百姓空等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