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日本地震頻發對華更強硬

日本再次發生大地震。據日本氣象廳消息,北京時間十二月七日下午四點左右,日本東北近海發生黎克特制七點三級地震,震源深度為十公里。地震發生時,日本東京地區有明顯震感。

這是繼去年三一一大地震後,日本發生的另一次大地震,雖然未造成重大損失,但不到兩年時間連續兩次發生七級以上大地震,說明日本已進入地震高發期。前不久,有日本學者預測,日本附近海溝有可能發生十級以上超大型地震,引發的海嘯將可能持續數日。以目前態勢看,是否真的會發生十級地震難以預料,但高級別的破壞性地震將成為常態,也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

歷史經驗證明,自然災害往往會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和外交產生巨大影響。歷史上,很多國家的滅亡、戰爭的爆發等,往往與此有關。當下,地震頻發必然會對日本社會產生影響。首先是民眾的心理將會產生不安全感,本來日本多震,國民對地震有較強的心理承受度,但那堆核電站就像懸在日本國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給人帶來的恐懼根本無法消除。其次是經濟方面,頻發的地震使日本政府的刺激經濟政策無法實現,本來就脆弱不堪的經濟將陷入絕境。國民的焦慮加上經濟的絕境,各種不滿聲音交織,將使日本社會矛盾叢生,困難重重。

日本這個民族有個惡劣習性,國內遇到困難,總是喜歡將禍水外引,最為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一九二三年九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七點九級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最大浪高超過十二米,造成傷亡約二十五萬人,房屋倒塌近十三萬間,經濟損失約三百億美元,對當時的日本可說是滅頂之災。

禍水西引 轉移矛盾

為緩和國內壓力,彌補資源不足,日本政府決定按照「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的規劃,將侵略目光投向中國,制訂侵華策略,並從侵佔中國東北開始,進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如今的日本當然不可能再像當年那樣全面侵華,但為轉移國內矛盾,也必然選擇禍水西引,再把矛頭指向中國。可以預見,隨着地震頻發,日本對華政策將愈來愈強硬,挑起愈來愈多糾紛。如果中國沒有足夠警惕,日本有可能對中國進行一次小規模襲擊,以試探中國的底線。對此,中國須做好應對準備。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