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語林:逢房必劏

山頂大宅何東花園宣告保育失敗,主要原因是業主態度強硬,既不給官老爺面子,也不向小市民讓步,聲稱一旦被列作古蹟將會不惜訴諸法律行動,索取的賠償是天價七十億元。業主非要把古色古香的何東花園拆卸不可,如無意外受到一個普遍信念所影響:住得太大是浪費,逢房必劏才實際。

沒錯沒錯,逢房必劏,這才是有限空間的無限商機,利潤得以幾何級數放大。且看大埔錦山村一座超過五十年樓齡的教堂,易手後業主將之劏出十三個狹小房間來,神聖的十字架之下晾着一件又一件胸圍與內褲,齷齪的居住狀況跟耶穌出生的馬槽不遑多讓。既然教堂也劏房,還有甚麼可用面積不可以劏一劏的呢?豬欄也劏房,雞欄也劏房,蝸居一族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這就是保育何東花園理想幻滅的致命傷,說穿了,業主的如意算盤是把偌大的原址重建出一個又一個的劏房,雖然這種劏房有另一個比較好聽的名稱:山頂豪宅。

怪得了何東後人見利忘祖嗎?畢竟房屋政策徹頭徹尾向地產黨傾斜,地產黨不行使霸權發劏房財,就算同黨人不恥笑,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不禁想起羅大佑的《鹿港小鎮》: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着這麼幾句話,子子孫孫永寶用,世世代代傳香火……

林創成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