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兩岸政治談判無法避免

今年是兩岸九二共識的二十周年,加上馬英九執政四年多,兩岸關係突飛猛進,在交流的成就與基礎上,北京期待更上層樓。胡錦濤在十八大的工作報告對兩岸問題的闡述,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北京已把推動兩岸統一提上議事日程,認為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並希望在統一前就兩岸政治關係進行探討,達成和平協議,藉此開創兩岸關係的新前景。

胡錦濤的報告引發各界對兩岸是否將展開政治談判的高度關注。固然,兩岸關係的發展不能永遠停留在經貿旅遊的來往,終必進入核心的政治議題,因為「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是當今中共領導人的責任。此亦表示,兩岸關係發展可能不再以經貿為「唯一主場」,胡錦濤便強調雙方應探討兩岸政治關係,並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甚至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達成和平協議。

從大趨勢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雙方、東亞以至全世界都有利。問題是,馬英九主觀上認為兩岸進入政治談判時機尚未成熟;客觀上,他又面臨執政以來最大的危機:民調暴跌,經濟乏力,政策不當,民怨攀升,國民黨內的中青代更起而挑戰中央。凡此種種,皆令馬英九無心處理兩岸政治議程,只能先行安內。更何況,兩岸政治對話在台灣內部尚無共識,馬英九無從發揮。可以說,在主客觀因素下,馬英九都不願踰越雷池。

馬英九在競選連任文宣政策中,曾將兩岸和平協議的想法納入「黃金十年」規劃,但民眾有疑慮,他即不敢再提。事實上,背後促使他收回的重要因素是美國反對。美國希望兩岸和平發展,但不願見兩岸的政治結盟,故馬英九因而提出和平協議三要件:台灣需要、人民支持、國會監督,為和平協議的促簽設置防火牆。

美國態度仍是障礙

至於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讓台海建立永久和平的局面,本是兩岸共同追求之局。然而,兩岸仍諜影重重,台灣軍演仍以共軍入侵為假想敵,加上台方認為大陸對準台灣的上千枚導彈即非善意表現,要有所突破,有待雙方努力。當然,障礙之一還是美國的態度,美國設置圍堵大陸的第一島鏈戰略,台灣舉足輕重,故美國不願兩岸軍事結盟,否則將失去重要棋子,其軍售也將失去重要市場。

兩岸政治談判無法避免,現在只有等待時機成熟,以及靠領導人的智慧創造條件。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