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劑含VOC須遠離火種

【本報訊】市面上大部分噴劑產品都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有生物及化學系學者指出,這些化合物屬易燃物,容易發生「搶火」意外,提醒市民使用噴劑前應留意安全標示,並避免在火種附近使用。皮膚科專科醫生認為,防曬產品功效及安全性並不取決於乳液劑抑或是噴霧劑,只要小心使用,市民毋須刻意避免選用噴霧式的防曬產品。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高錦明解釋,當使用者按壓噴霧劑噴嘴裝置時,樽內會產生比樽外大的壓力,而VOC則用作協助將樽內的液體轉化成霧劑噴出樽外。高指VOC屬易燃物,但會否「搶火」則視乎噴出的VOC濃度及當時環境的溫度:「如果太陽猛烈溫度較高,或者一噴出嚟好多、好高濃度就會搶火。」故使用噴劑時須遠離火種,在戶外使用時,應盡量將防曬產品放在陰涼處。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衍里指出,噴霧劑的防曬產品大多含有酒精,當噴劑的噴口較大時,自然會一次過噴出較多含酒精成分的防曬液在皮膚上,需較長時間滲入皮膚,若於噴灑期間接近火種隨時「搶火」,但認為今次僅屬個別個案。他提醒市民,不僅噴霧式防曬產品含酒精,女士常用的香水也有,市民只要留意噴劑用品上的安全標示,勿在火種附近使用便可,毋須刻意避用噴霧式防曬產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