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打擊水貨要標本兼治

港府推出六招嚴打北區水貨活動後,連日來拘捕逾百名內地水貨客,過往為水貨集散地的上水港鐵站外,水貨活動明顯收斂。但據報道,部分水貨客轉為「打游擊」,把貨物運到粉嶺站、太和站交收,令水貨客在新界東港鐵沿線蔓延。

記得葛拉威爾在《The Tipping Point》一書中舉了一個有趣例子:九十年代中,美國巴爾的摩市發生過一場大規模的梅毒感染,有人說是因為毒品問題,也有人說,巴市貧窮地區的醫療服務體系瓦解才是主因,最後流行病醫學家找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政府大力打擊原來集中於市中心的黃賭毒犯罪問題,加上政府積極推動市區更新計劃,使問題人口大量遷徙至各區域,導致梅毒大規模擴散。

這個例子似乎給我們一些啟示。政府政策推出可能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以目前情況看來,政府不時派警員、食環署職員等巡邏,全力打擊上水站外的水貨活動,卻把上水站外的問題轉移至港鐵沿線各站;針對內地水貨客,也為本地水貨客製造更多生存空間。若政府不能標本兼治,問題只會不斷擴散。筆者相信自由市場的力量,只要水貨有利可圖,水貨客也就抓之不盡,問題依舊。

所以,港府對於香港問題的理解、分析、評估、策略制訂乃至執行,應更深思熟慮,否則將會製造更多「政策梅毒」。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