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船舶污染年殺400港人

【本報訊】思匯政策研究所昨發表報告,指珠江三角洲船隻排放大量二氧化硫,貨櫃碼頭的污染猶如一個發電廠,以葵涌、蛇口及鹽田為重災區,每年導致近四百港人死亡。針對這個問題,港府於下周三起,以港口優惠鼓勵船隻使用低硫燃油,但思匯建議,長遠應設立珠三角排放控制區,料可將港人死亡個案減少九成。

引發心臟病致死

思匯自○五年起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研究珠三角船舶排污對公眾健康的影響。思匯昨公布的研究結果發現,停泊珠三角的遠洋船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佔全港總量一成六,且碼頭就近民居,威脅市民健康。研究員分析○八年的數據,發現船舶污染集中在珠三角內圈水域,對港人影響最直接,推算每年有三百八十五名港人因船舶排放二氧化硫而引發心臟及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佔珠三角整體死亡個案七成四。

為減少污染,航運界於去年一月自願推行《乘風約章》,共十八條航線於香港停泊時轉用含硫量零點五以下的燃油,含硫量約為一般燃油的七分之一,有效改善污染,但約章於本年底結束,而且船隻用低硫燃油的額外成本高達每年兩百萬美元(約一千五百六十萬港元),令船公司卻步。為延續約章成果,政府於下周三起,為使用低硫燃油的貨船,寬免一半港口設施及燈標費,約補助船公司額外成本的四成,但措施靠業界自律,成效未知。

思匯運輸及可持續發展研究主管吳家穎指,政府應盡快制訂更有效的強制性方案,如規定遠洋船在香港水域慢速航行,以減低污染,可減少死亡個案四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