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黨同伐異選舉利益先行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泛民陣營贏選票、輸議席,溫和泛民政黨未能受惠於強力炒作反國民教育帶來的龐大政治動員效應。選舉前後,泛民各黨派由爭相打告急牌,到互相指控對方搶票太多,益了建制派以低成本(選票)、高效益(議席)的配票策略擴大政治版圖。其實,泛民各黨派這股「唔忿氣」的情緒發洩,只是回到政黨政治的基本點—黨同伐異。

這次立會選舉揭示泛民政黨打着所謂爭取民主、捍衞核心價值的幌子,爭相搶佔政治道德高地,到人滿之患,在一片太小的空間擠滿了太多的同路人,矛盾頓形尖銳化,踢走部分同路人變成唯一的選擇。泛民在選舉後期互相攻訐,狂鎅同路人陣營的票源絕不手軟,所謂同在泛民陣營的一片天空之下,不過是基於選舉策略的需要,其實不存在甚麼有效協調,共創雙贏等脫離現實的抽象政治道德目標。

政黨的生存空間在選舉,只有贏得選舉,在政治版圖成功插旗,才可以爭取到發言權,擴大政治光譜。這條生存鐵律,政黨絕不會為了甚麼顧全民主大業等高不可攀的虛榮目標,甘願拱手相讓有機會取得的議席予對手,就算名義上是同路人,到選戰進入埋身肉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階段,還有誰會唱犧牲「小我」的高調?

可以斷言,四年之後,下一屆立法會選舉,泛民各黨派不擇手段搶佔議席的場面,必定重演,甚麼協調、發揮選票效益,說說無妨,落到實際選戰操作,各黨派眼中只剩如何計算由超級區議會議席、地區直選,以至功能界別最具勝算的議席數目。這一屆立會選舉,泛民贏選票、輸議席的教訓,將會拋諸腦後,贏了議席,再講未來合作,才是政黨利益的根本。

泛民到了選舉關頭,只有黨的私利考量,建制派何嘗不是如此。本來,建制派透過良好分工,有效配票,在地區直選與功能界別選舉理應發揮良好協調,避免對撼分薄票源,益了泛民,事實卻同樣在選戰進入直路之際爭奪票源,建制派兩大選舉機器的建仔與工聯會在投票日惡言相向,指摘對方出「邋遢」招鎅票,建制派一向行之有效的選舉紀律蕩然,只因建制派也要各為其「主」,傾力擴大坐擁的政治版圖,爭奪更多的發展資源。

一如本欄日前預言,未來四年的立會政治秩序,建制派得以保住過半議席的江山,繼續主導立會,但在激進泛民力量抬頭之下,號稱保住表決權關鍵少數的泛民陣營,日後在重大的政治議題,例如二○一六、一七年雙普選安排保持一致步調,實屬疑問,CY梁振英政府的施政,將面臨更艱困局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