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國民教育是偽命題

九月開學天,各大媒體報道焦點依然是國民教育,但我認為討論的關鍵應該是香港的歷史教育。○○年,時任教統會主席梁錦松向政府提交《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大力推行科目合併,除保留中國歷史為獨立必修科的方案,亦容許中學自行決定將之改為綜合人文科,結果中史科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其實,中史科在中學早非必修科,回歸以來,香港學生對中史的興趣可能是兩岸中最弱的。

今年初,新青年論壇在兩岸四地進行一項有關「青年看殖民主義」的調查,訪問兩岸約二千五百位在學大學生,其中一條問題是《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哪一部分,結果超過一半香港學生答錯,內地學生卻只有三成人答錯;再問學習中國歷史的途徑,超過八成六香港學生說只有單一從課堂接收,且有六成認為已足夠,台灣及內地大學生則有超過一半認為課堂不足夠,會自己從課外書學習。

學習歷史的態度可能也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在評價英國與清廷開戰的動機時,大部分香港學生認為是英國欲與中國進行貿易,而其他三地大部分學生則認為是英國掠奪中國資源。問卷最後給香港及澳門學生一個選擇,結果五成一香港學生選擇繼續港英統治,只有兩成九澳門學生選擇繼續澳葡統治。

認識本國歷史與地理是基礎教育,缺了這一環,談何國民教育?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