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民主與包容

這是個老掉牙議題,內容卻歷久常新,因為標榜爭取民主者,很多時正是最不願意包容異見的人。

例如:為甚麼有些人非要以六四問題來衡量別人有沒有能力去擔當特首或某些政府要職不可。人家就此發表的意見跟他們的觀點稍有差異,往往便被批評到體無完膚,因為事情只有一個版本,那就是他們的版本,其他人說的話完全聽不入耳。

別人要提倡認識國情,加強國民教育,原是正理,那夥人偏要事事反對,動不動便誣衊別人「洗腦」,因為只有他們才能代表民主、公義,處處為自己營造道德高地,以彰顯國家腐敗、落後、不民主、悖公義。其實他們過去十多年以偏頗言論清洗部分年輕人的腦袋,今天自然要阻止別人把他們辛苦經營的洗腦成果毀於一旦,因而必須妨礙別人以其他途徑推廣愛國思想,這又是否合乎民主精神?

說來說去,我好像已變成《人民日報》主筆。不過,我絕對不是反對泛民對國對港的政治立場,卻非常不滿他們「有我講,無你講」的高壓手法。扣帽子、冠惡名應是他們反對的共產、不民主的獨裁手段,他們自己卻樂此不疲,動輒以「保皇」、「土共」等惡名加諸異見人士身上,但偏偏又真有一批頑固「土共」處處無理「保皇」,正被泛民擊中要害,反令一些希望以持平、客觀心態討論事實、判斷是非的有心人噤若寒蟬,以免橫遭非議。

香港本是個多元社會,港英時代因政治理由,國、共兩黨齊受打壓;回歸後已無殖民地的包袱,民主進程本可循序發展。無奈總有一股勢力因反共而反國而反港,終令中央加強警惕,引致中港兩地互起猜疑,演變成今天的困局。

當大家都朝着一元化發展,大家都拚着有你無我的精神繼續爭拗,互相排斥,妨礙政府和議會工作,不但民生受損,民主進程更會嚴重受阻。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