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科搶分 弱校大翻身

【本報訊】傳統名校近年被拔尖計劃「陰乾」,削高級程度會考摘A率,在文憑試下獲頂尖成績學生人數未見反彈。當中拔萃男書院中文科合格率約八成九,接近歷年低位;部分名校獲5**比例較以往A級少,有校長歸咎5**評級苛刻;亦有尖子做「逃兵」避考文憑試。弱勢中學則喜見新學制減少背誦,學生可憑實用性強的選修科搶分,打破名校生壟斷大學學額局面,有助學校間「大洗牌」。

淡化名牌效應

傳統名校如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喇沙書院等,於首屆文憑試未有出產七科5**狀元,男拔全校最佳成績為五科5**及兩科5*,與以往不時出產會考10A、高考5A狀元相比,可說是不復當年勇。男拔校長張灼祥昨直言「最top(頂尖)學生無舊學制咁多」,因文憑試是全新考核方式,約二十名尖子學生轉修國際文憑IB課程,另有多人在中三時改到海外升學,影響整體成績。

地區名校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最佳成績為四科5**及三科5*,平均成績與高考水平相若。校長劉志遠估計,該校近九成七學生可升讀大學,但指文憑試最頂尖的5**級極難考取,部分學科摘A率不足百分之一,較會考、高考低,致狀元銳減。

另一邊廂,廠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直言首屆考生成績有驚喜,以往雖有會考生成績逾十四分,但多會轉校升學,令該校入大學率近乎零,但文憑試考生由學校培育六年,校方了解學生的強弱項,選科亦可選讀旅遊與款待等實用性較強的科目,讓成績較弱的學校有突破機會。以該校為例,至少有四名學生肯定可升讀大學,有學生成績更達兩科5級、四科4級。

中學不再拔尖,會考後轉校升學成絕響,亦有助拉近學校之間距離。福建中學學校發展部主任麥林盛分析,不少地區中學為新學制準備多時,在文憑試中表現優異,對學界成績分布起洗牌作用,相信學界「名牌效應」將逐漸淡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