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倫敦奧運會

友人囑咐在倫敦時為他們帶回一些奧運會紀念品,找來找去也找不到。酒店經理說奧運還未開始,當然沒有售賣紀念品,起碼要等到奧運揭幕後,紀念品方會登場。

一處鄉村一處例。北京搞奧運時,半年前已有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充斥市場,周圍都是有關奧運的標語和廣告,大家都在奧運陰影下生活大半年。

倫敦則低調到不得了,還有十多天奧運便要開幕,市面還沒有多少氣氛,只有疏落的街招;街上巡邏的警察明顯多了,據說是為了防止恐怖活動。倫敦人似乎對奧運沒有多大感覺,認為搞奧運是勞民傷財,妨礙市民正常生活。

也有報道批評北京搞奧運時大撒金錢,做壞規矩,使後來舉辦者顯得寒酸;還大事宣傳英國如何審慎理財,所有建設都以長遠實用為主,不像鳥巢和水立方般華而不實,奧運過後便淪為旅遊景點。

並非英國人不愛體育,最近他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英國球手於溫布頓網球決賽中輸波,七十六年後再次由英國人奪標的美夢被粉碎,所有報章都在沉痛「哀悼」,幾乎沒有報道七度稱王的瑞士好手。比起當年國人對劉翔退出奧運比賽的反應,英國人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論如何,相信倫敦奧運會定會成功舉行,因為始終都是盛事一宗,參賽者必然全力以赴,總有精彩表現。至於能否為英國在歐債陰霾下帶來一點沖喜效果,則仍是未知之數;暑假過後,歐洲金融風波肯定再有翻天演變,奧運效應也將無補於事。

不管香港選手奪標機會如何,我們不能親臨倫敦支持,也該從電視上打氣,然而電視轉播奧運的問題又再鬧出風波。電視台高價爭取轉播權只是一單生意,敵台不願出錢競投,又要分一杯羹,以公眾利益為由施壓,諸多阻撓,次次如是。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