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講求格局政界奮起

被群起攻擊的國情教材說美國「政黨惡鬥,人民當災」,根本屬半調子的外行話,只見到冰山之一角。美國歷史很新,除南北戰爭期間之外,其政黨之間基本是分歧小、共識大,後者例如對自由平等之清教徒規戒的信奉甚堅,前者如競爭雖熱烈但都不出是不同之政策手段,相對無傷大雅。美國社會看似鬆散,但必要時人民卻能最團結。因此,美國人在外交上容或有鷹、鴿派之分,基本仍不失渾然一體,上世紀的兩次大戰,充分證明此點。

正是這種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多元體制,為其國家提供源源不絕的活水和力量。美國之能聚集人才,科技創新之能一路遙遙領先,豈是僥倖所得。批評其體制者,實須先檢視自己有多少本錢,有何德何能憑空而論。是的,「美國模式」非放之四海皆準,但其優點和長處又豈能輕予低估。

見賢思齊,香港社會多元化已走上不歸路,不同階層、不同利益、不同理念,如何共濟一堂?倘若將之視為港人新的共同事業,則和美國經驗相仿,總須砥礪出新的精神,和推出新的局面。

建制和泛民各有菁英,既參與政治則應講求有格局,「格」者自有風格之謂,「局」者足以成事之法也。格和局二不可缺一,有格無局勢成無用空談;有局無格必是為德不卒,兩不全。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香港政界能不奮起乎?

盧卡爾 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