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荷蘭水蓋

每年六月底政府便會公布一份授勳名單,由特首頒授各級不同的勳銜和獎章,以褒獎有功社會的市民,包括公職人員、公務員,熱心公益的善長仁翁,在學術、科技、藝術、體育等各方面有成就、有貢獻的人士。這是港英政府遺留下來的一項傳統,用作籠絡民間、收買人心的工具。

我們戲稱「荷蘭水蓋」的獎章,是很多市民夢寐以求的一種榮譽,每年約有二百多位好市民能夠獲得。港英時代最高榮譽是由英女王親自冊封為爵士,成為「阿Sir」,也有被委任為貴族送進上議院去,我們的鄧蓮如女士便是這樣變成女男爵,還有象徵式的食邑,極盡封建能事。前特首曾先生在回歸前已被封為「阿Sir」,他對這封誥極為珍惜,雖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仍然不能忘本,拒絕放棄英國人給他的爵位,左右逢源,兼收並蓄,堪稱典範。

雖然脫離了英皇室的傳統,特區政府也沿用了原來港英政府的等級制度,但是把那些甚麼OBE、MBE改為紫荊星章,分為大紫荊和金、銀、銅幾級,往下還有其他榮譽獎章和不同紀律部隊獨有的獎項。

這些榮譽就只是一項榮譽,一個象徵,並不會帶來甚麼實際利益,頂多是每年「七一」和「十一」升旗儀式或一些特殊場合會受到邀請出席,此外實在想不出這些獎章有何用途。有人喜歡在姓名後面加上GBS、SBS等銜頭作為身份象徵,可能為他們帶來一些方便也說不定。我也有一枚銀星章,就扔在家中飾物架上封塵。

有人指曾先生臨走授勳益自己友,其實這不足為奇,因為全世界的大老闆卸任前以勳銜酬謝曾為自己忠誠服務的盟友和下屬,是一個不成文的做法,曾先生只是蕭規曹隨。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