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參與力度 影響結局

近來港人參與內地事務的勢頭有增無減,應是因港人愈益感覺到中港二地已無可避免成為命運共同體,所以這些事務並非全與港人無關。然而,在此參與過程中,中港,前者尤指內地當局,在思維上的差異也愈益清楚展現,「一國兩制」之「兩制」畢竟反映中港確有你我之分,互為對方的「他者」。再者,中港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的非平等關係,雙方的互動脫不了上下主從的氛圍。凡此,港人大應知己知彼,善謀能斷,以求可立於不敗之地。

為何內地要承認香港之制?鄧小平當年說港人可以「馬照跑,舞照跳」,是出自何種心態?客觀判斷所有內地前後領導人之言行,絕非因其認為港制好,甚至值得內地借鏡,乃至效法。「一國兩制」不過是無奈之安排,乃因內地當局實在無法將內地之制推諸於港;也因現實利益之考慮,港對內地猶如是隻源源生出金蛋的母雞,小而珍貴。

於是內地既自港取得好處,天下無白吃的午餐,總須付出代價,承受來自港人不少的壓力。人權問題即首當其衝, 來自國際如美國的挑戰本已不小,但遠距的外人倒可應付,近距的港人的折騰卻是躲不過,難度亦大。中港之間在這方面的紛爭會否不斷升級至不可收拾?抑或可因內地當局從善如流,改進體制,令中港二地同可皆大歡喜?

福兮禍兮,港人非可不予細慮也。

盧卡爾 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