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海運大廈

政府和九倉成功達成協議,海運大廈可以繼續按現時模式經營下去。

海運大廈不單是一個地標,更是很多我輩港人的集體回憶,是香港邁向國際大都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四十年前,大郵輪多泊於維港海上,較大的輪船更要停泊鯉魚門外,要上船首先要乘駁艇,在海上登輪,十分麻煩。其後海運落成,香港才總算有了一個國際水平的郵輪碼頭。以前在海運碼頭停泊的郵輪不很多,能登上郵輪者非富即貴,我們一輩平民只能站在天台停車場眺望豪華郵輪設施,心裏只有艷羨的份兒,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登上郵輪,海上遨遊歎世界。

直到今天,海上旅遊已非富人專利,大小豪華郵輪要排隊輪流泊岸上落乘客,豐儉由人,不乏一般市民拖男帶女,扶老攜幼登輪,在海上度宿一宵,盡享船上豪華設施,據說當中也有綜援人士,平機會應感安慰。

一直以來海運不但是運輸設施,更是極受歡迎的娛樂、消費和休憩場所,最時尚、最新潮的玩意應有盡有。年輕時,曾有連續和同學們天天到訪,玩足七日七夜的瘋狂紀錄;打工第一次出糧請女友吃飯便在海運美心,當時是熱爆一時、價格不菲、但情侶必去的地方;海天酒樓是婚宴和社團宴會指定場地;而五支旗杆更是人約黃昏後必然聚腳點。

有一段日子九倉跟政府關係鬧得很差,幾次對簿公堂,真擔心雙方談不攏而禍延海運。縱使地產霸權令人痛恨,但這次市民的心卻比較傾向地產商,寧願政府少賺一點,也希望海運不受影響。

海運本為遊客而設,卻成為本地人遊樂之所。近年,海運雖已被個人遊旅客攻佔,但海運將仍然永遠是港人的海運,希望東九龍郵輪中心落成後,遊客分散一點,我們便可以回到海運,重拾舊歡。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