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關鍵仍在增供應

整體樓價衝破九七高位,市場人士眾說紛紜:有人疾呼九七重臨,樓市泡沫隨時爆破;有人認為樓價衝破心理關口,後市必會繼續飆升;亦有人曰,在低息環境不變下,除非歐債問題大爆煲,否則本港樓價中短期內易升難跌。

其實,樓價高低只是相對概念,站在市民角度,最關心的是自己供不供得起。若收入增長追得上樓價升幅,貴一些也沒所謂;若收入急降甚至失業,樓價暴跌只是為經濟災難雪上加霜,決不是無殼蝸牛的上車機會。試想想,○三年的樓價夠便宜了吧,但當時誰敢買樓呢?有是有的,大部分是資金充裕的有錢人,以及收入穩定的公務員。

說來說去,本港樓價脫離市民負擔能力,癥結依然在於供應一環。去年全年,全港婚姻註冊高達五萬七千多宗,但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卻只有九千四百五十個,可見樓宇供不應求愈趨惡化,樓價與市民負擔能力的差距仍會繼續擴大。

本港樓宇供不應求,是土地及房屋政策走極端的惡果。候任特首梁振英以關注住屋問題贏得民心,勝選後提出重組政府架構,拆出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其用意明顯亦在於加強統籌土地及房屋事宜,制訂長遠規劃,糾正前朝錯誤。小生認為,相比起安居樂業的理想,架構重組的幾千萬元額外開支微不足道,大家應該放馬讓他一試。

林芸生 傳媒人